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6月15日山東東港區海洋與漁業局從福建購進龍須菜苗2.6萬斤,目前夾苗掛苗工作已全部結束,養殖面積達1100畝,這標志著規劃建設的3000畝生態綜合養殖示范區已經建成。
近年來,由于淺海養殖品種單一,發展貽貝養殖過大過猛而造成了去冬今春養殖貽貝豐產不豐收。東港區海洋與漁業局審時度勢,通過多方考察論證,加大對淺海養殖生產布局和養殖品種結構的調整優化,在認真總結去年成功試養海參和龍須菜的基礎上,今年采取三項措施著力建設淺海生態養殖示范區,一是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類專家王廣策博士對淺海養殖進行論證,確定在秦樓街道任家臺村東北方向海域內,科學規劃3000畝的生態綜合養殖示范區。二是從政策上進行扶持,對養殖戶按實養面積進行資金補助。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從購苗、夾苗、掛苗靠上進行指導。
目前,該區淺海生態養殖示范區已放養龍須菜1100畝、籠養海參500畝、扇貝1000畝、牡蠣500畝,填補了日照市淺海大面積養殖龍須菜、吊籠養殖海參和筏架平式養殖等三項養殖品種、養殖技術空白,開創了淺海貝藻參互補共生的生態養殖先例。通過龍須菜與貽貝、扇貝等貝類品種間養,可以進一步凈化養殖海區水質,降低淺海養殖風險,緩解養殖富氧化海區的進度,促進了養殖環境改善和生態養殖型漁業的發展,促進漁民增收、漁業增效。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