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0多年前的崇明蟹,被人們稱為小毛蟹,100克重的就算是蟹中“將軍”了。而今,崇明蟹早已脫胎換骨:個頭越養越大———原來每500克蟹苗中有100—120只,現在只有六七十只了;島內成蟹已可飼養到每只150克,在島外更是達到了225克。此外,蟹農還開發出蟹粉等深加工產品。凡此種種表明,崇明蟹已拓展到優質蟹苗培育、大規格商品蟹養殖、蟹制品深加工多個領域,一年產值近8億元。記者獲悉,崇明縣河蟹協會前天正式升格為上海市河蟹協會,其目標就是要把“一只蟹”做成一串龐大的產業鏈。
蟹苗是崇明蟹“橫行”全國的根本。現在,崇明人不再捕撈天然蟹苗資源了,而是通過科技手段來培育優質蟹苗。去年,崇明蟹種產值達2.5億元,約4億頭蟹苗從崇明爬向全國各地。崇明“蟹王”陸瑜告訴記者,他的蟹苗生產基地在崇明數第一,有幾百家固定客戶,近年銷量每年都增長50%左右。客戶們看好的,除了崇明蟹苗的原有
名聲,還有提升后的蟹苗規格以及高達60%—70%的成活率。據透露,市河蟹協會將對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進行提純復壯,并建設國家級種源示范基地,從而為全國蟹農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蟹苗。
崇明蟹不再是土生土長的“小毛蟹”,而成為全國40多個湖泊都有飼養的大閘蟹。去年,崇明島外的成蟹養殖面積達105萬畝,產出大規格商品蟹7200多噸,產值5億多元。最近兩年,崇明蟹連續到北京、香港等地推介,每次都在當地引起不小轟動。因為人們發現,崇明蟹只只都在250克以上,膏滿味鮮。市河蟹協會有關人士還告訴記者,崇明蟹已經打出“寶島”、“國螯”等多個品牌,供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外市場。
蟹深加工產品的誕生,不僅實現了河蟹的常年銷售,還大幅提升了其附加值。市河蟹協會會長黃春說,4年前他們開發出的蟹粉,銷量年年增長;近日,一批500公斤的崇明蟹粉還首次出口到了美國。據介紹,蟹粉主要利用小規格蟹加工而成,變身蟹粉后每公斤能賣到320元左右。最近,"寶島"蟹業還新推出蟹粉水餃、蟹粉餛飩、蟹粉小籠等系列產品,并有望成為一些知名食品企業的供貨商。據透露,市河蟹協會正在與國內外有關研究機構接洽,準備研究開發蟹精、甲殼素、殼聚糖等系列精深加工產品。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