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望奎通過創建龍頭企業、建立繁育基地和提供有效保障等三項措施,發展無公害鮮魚產業。全縣無公害鮮魚養殖水面超過2.6萬畝,年產無公害商品魚72萬公斤。
衛星水庫天然水面1.9萬畝,自然生長著草根、鰱魚等地方魚種。2001年,引來綏化客商,承租了衛星水庫水面,魚產量大幅度攀升,年產鮮魚達到30多萬公斤。同時,山頭蘆等其他10余座水庫紛紛以租賃方式,承包給各方能人。2003年開始,漁業作為這個縣的朝陽產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望奎第一家漁業公司廣源漁業有限責任公司宣告成立,并于2004年通過了國家級無公害鮮魚認證,成功地注冊了“廣源牌”商標。以廣源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企業,以縣域內中小型水庫為基地,構筑起“公司+基地+養魚戶”的漁業產業化格局。
建立繁育基地,調優魚類品質。廣源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建立,在資源與市場之間搭建了一座寬廣的橋梁。這個縣以衛星水庫、山頭蘆水庫及周邊池塘為依托,進行養殖。在這座“橋梁”上,建立、確定了綠色無公害養殖基地、“名、特、優”苗種繁育基地。生產的鮮魚品種由過去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幾十種。優質魚種可以生產裸鯉、彭澤鯉、鳊花、鯰魚等近20個品種,年產水花1億尾、夏花達5000尾。各類鮮魚在滿足當地市場需求的同時,銷售地域遍及大慶、哈爾濱、黑河、牡丹江等省內各大中城市。
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這個縣從調優品質入手,大力發展“名、特、優”水產養殖,在縣域內3個養魚水面集中的地區辟建了8處池塘標準化、品種標準化等“五化標準”的漁業示范小區。魚種培育上,以“廣源牌”無公害鮮魚為養殖標桿,放養了團頭魴、彭澤鯽、淡水白鯧、河蟹等名優特魚種,養殖總水面超過4000畝。
圍繞發展優質高效漁業,這個縣在調整品種結構上,重點推廣了河蟹、鯰懷、鯰魚和鯽魚等“骨干”品種。生產結構實行漁畜、漁禽相結合的立體式發展,實現了多元增效的目的。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