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4月24日上午11時,隨著遠處海潮的漸漸涌起,莊河市海洋村貝類養殖場一望無際的褐色海灘上,500多名挖蜆子的村民或背或扛或推車,帶著挖到的一袋袋蜆子和喜悅的笑聲,浩浩蕩蕩地朝岸邊走來,場面十分壯觀。海洋村黨支部書記劉慶連告訴記者,去年海洋村以標準化生產貝類2萬噸,產值2億元,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地區,村民人均收入達1.5萬元,這個村也被譽為“世界蜆庫”。引入高科技的養殖方式
位于莊河市南郊的海洋村有村民4500人,這里幾乎沒有可供耕作的土地,卻有幾萬畝水質肥沃、天然餌料豐富的淺海和灘涂,為魚、蝦、貝類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這里盛產各種貝類40余種,不僅儲量大,且品質優良,味道鮮美,因而素有中國“北方貝庫”之稱。
海洋村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養殖貝類,但由于缺乏科學規范的養殖知識、品種單一且質量差、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到2000年,小小的海洋村欠款達幾千萬元,人均負債1萬元。如此巨額的債務,壓得海洋村喘不過氣來。
嚴酷的現實逼得海洋村人開始思索,同樣是靠海吃海,為什么人家的養殖業搞得紅紅火火,財源滾滾,而海洋村卻陷入怎么養怎么賠的尷尬局面?通過考察對比和剖析自己,他們意識到,傳統粗放的養殖方法是導致富海窮村局面的根本原因,比如撒苗種,往往是稀里嘩啦地撒下去就不管了,同時,品種老化造成了死亡率高、單位產出率低。因此,2001年,海洋村在莊河市政府的幫助下,推出了“高標準起步、高速度推進、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回報、高水平設施”的貝類養殖發展模式,并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達成了合作意向:海洋研究所在海洋村建立基地,與村里聯手開發新品種;海洋村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提供一切場地、硬件設施支持,進行基地建設、工廠化養殖,產生的技術成果屬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但應用成果屬于海洋村。
運用高標準的技術規范
2001年底,海洋村籌資1300萬元興建了集10萬立方水體的優質貝類苗種繁育改良基地、3000畝暫養貝苗的港養圈和10萬畝淺海灘涂貝類養殖基地的城關海洋漁業園區。其中,占地面積133400平方米的海洋灘涂貝類苗種繁育基地,被列為國家“863”北方灘涂貝類健康養殖技術的集成基地。
以前由于依賴自然繁殖或一年一次投放種苗,海洋村的貝類每年的采收期只有四個月。要想一年四季都能采收,就必須突破育種苗的瓶頸。經過兩年多的艱苦研究試驗,海洋村與中科院等國內水產著名院所聯合開發了菲律賓蛤仔室內苗種培育、土池中間養成、淺海灘涂快速養成“三段式”養殖技術,種苗成活率超過70%,較自然繁殖提高了20多倍。他們還培育出了雜色蛤 “斑馬蛤”和“海洋紅”兩個系列品種;完成了美國硬殼蛤大規模人工育苗及養殖技術研究,將雜色蛤生產周期由原來的24~30個月縮短到現在的10~14個月,不但避免了自然風險,還形成了良性循環,提高了產出效益,被國內外專家稱為“灘涂貝類產業的又一次革命”。
海洋村與中科院等著名科研單位合作,使得海洋村的貝類養殖迅速走向高產,擴大出口、尋找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就成了海洋村貝類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但此時的國際市場,技術、標準等壁壘林立,貝類出口也和其他農產品一樣障礙重重。
為了使海洋村的貝類順利走向世界,大連市和莊河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幫助海洋村制定了3年發展規劃。他們根據海洋村淺海灘涂貝類品種,詳細制定了菲律賓蛤仔、魁蚶、縊蛤、毛蚶、鏡蛤的規格標準、有害物質最高限量、微生物指標及其檢驗規則,從而使產品達到了有機食品的要求和所出口國家的食品標準。莊河市政府為保證灘涂養殖的海洋環境質量,還先后投入800萬元用于海洋環境與污染治理。
2005年,通過推薦、申報,海洋村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批準成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驚人的效益
海洋村黨支部書記劉慶連告訴記者,由于引進了高科技繁育和高標準生產,海洋村養殖雜色蛤的效益已達1∶20,也就是說你投入1萬元,第二年的收入就是20萬元。絕對是一種投資小、見效快、效益高的產業。2004年,海洋村不但償還了幾千萬元的債務,還首次有了較大的資金積累。
劉慶連告訴記者,科學養殖,不但給村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由于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藥劑,利用海洋生物鏈解決各種病害,使以浮游生物為食物的貝類在生長過程中凈化了海水,改善了生態環境,以前頻頻發生的赤潮已在這片海域消失,生態海洋經濟已經在海洋村初具規模。
如今的以“世界蜆庫”聞名遐邇的海洋村,生產的9種貝類在國內率先被評為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年產量在萬噸以上,年加工量也在5000噸左右。海日牌貝類產品已經成為知名品牌。貝類活品70%出口日韓、西歐,占大連市灘涂貝類出口量的50%以上。今年海洋村的貝類生產將有望達到2萬噸,收入達2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