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村里家家都沒賣完,我家就有一半還沒賣呢!”11月中旬,已經臨近海參苗銷售尾聲。今年夏季海參受災嚴重,養殖戶謝心寬原本以為今年會有個好行情,但10月份至今,來村里抓苗的客商寥寥。
銷路不暢,海參苗價格一降再降,每斤平均僅能賣上55元,達到10年來的最低谷。蓬萊有的養殖戶虧損上百萬元。
新聞縱深
今年55元一斤,養得多賠得多
蓬萊劉家溝鎮解宋營村是山東海參苗養殖密集區之一,往年一過10月份,村里掛著外地車牌的采購汽車讓這個靠海的小村子格外熱鬧,但今年即便在銷售高峰期,外來的客商也是寥寥無幾。
13日,記者在解宋營村育苗大棚的集中區域,沒有見到一輛采購車,養殖戶老趙家里3個大棚中近一半沒賣完,“這兩年來抓苗的明顯少了,價格也壓得一年比一年低。”
謝心寬是村里的育苗大戶,家里育苗水體有6000多立方,提起今年的行情,謝心寬說:“干這個有十來年了,今年真是到了最低谷了。”
據了解,去年同期海參苗每斤平均能賣到七八十元,但今年均價已經降到55元/斤了。謝心寬說,往年一斤“小白點”(8000-10000頭一斤的海參苗)能賣上1000元,“去年平均價格要比前年低,一斤平均七八十元,而現在無論是大苗小苗都是五六十塊錢。”
“養得越多賠得越多。”養殖戶馬洪杰家中育苗水體近2000立方,包括苗種、供暖、電費以及人工成本,一年投入要六七十萬元,而即便按照60元/斤的價格,也要賠10萬元左右。馬洪杰說,家里正準備賣掉一個大棚,來減少育苗數量和人工成本。
而像謝心寬這樣的養殖大戶賠得會更多,“6000立方投入得近300萬元,但按照現在行情,能收回200萬元就不錯了。”
養海參賠了 養殖戶沒錢買苗 供需嚴重失衡導致今年海參苗賣不上價
記者 代曼
不少參農不打算再養海參
損失嚴重,養殖戶想轉行
據了解,受去年行情持續低迷影響,今年解宋營村不少養殖戶已經減少了育苗數量。目前村里有的養殖戶對海參苗種市場表現出了悲觀,10年前謝心寬因為扇貝養殖到了瓶頸轉向了海參育苗,連續幾年的行情回落再加上今年的最低價,謝心寬說,如果明年行情仍沒好轉,或許就要轉行改養其他水產品了。
按照往年行情,天氣轉冷海參苗價格還要下降,為了不賠錢,有的育苗水產公司直接終止了出售。安源水產是潮水鎮衙前村最大的一家海參苗養殖公司,副總經理鄒士方介紹,因為價格太低,一進11月公司就不再售苗了,“10月上旬的行情還要好一些,但到了10月底,價格就一直在跌,11月份我們的海參苗都不賣了,價格低于80元就要賠了。”鄒士方說,公司沒有賣出去的海參苗準備留存,“我們有網箱,可以一直養著,等著明年春天再賣。”但對于解宋營村的養殖戶來說,留存并不現實。
據了解,蓬萊潮水、劉家溝等多個鄉鎮大部分都從事海參苗養殖,像解宋營村這樣家庭式經營占主流,養殖戶馬宏杰介紹,參苗越冬還要再投入一筆高額保溫費用,“越冬養殖,很多海參苗養殖大棚的條件跟不上,價格再低也得想辦法賣掉。”
沒了市場,海參苗的價格只能一降再降。海參苗養殖戶一致認為,海參苗下游銷售市場不景氣直接造成了海參苗賣不上價。
今年夏季受氣溫高、降水多影響,山東多地的海參養殖受到了災難性的影響,東營、萊州等地減產嚴重。“受災嚴重需要補的苗就多,本以為能賣個好價呢!”不少參苗養殖戶像謝心寬一樣,打著如意算盤,但過了10月份,往年的熟客都沒來。
“受災太嚴重了,20畝的海參池都絕產了,顆粒無收,哪有買苗的錢?”黑龍江人李偉在萊州朱由鎮養了6年的海參,今年受災基本絕產,“我已經把海參池都轉租出去了,明年養不養還得再看情況。”
據了解,今年萊州、東營等地很多參農已經不再采購越冬苗了,萊州朱由鎮的參農李棟告訴記者,身邊有八九個朋友已經把海參池子轉讓了,“都賠進去了,沒錢買苗養殖了。”
市場過剩,供大于求
謝心寬2002年開始養殖海參苗,當時他家的大棚只有200立方,但今年已經達到了6000立方,而解宋營村像謝心寬家一樣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的大有人在。
解宋營村養殖戶老趙介紹,10年前村里養殖海參苗的只有20家左右,但現在得有百余家,“不單是我們村,蓬萊靠海的鄉鎮都是這樣。”順著老趙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解宋營村北的沿海一帶都遍布著養殖大棚。
據了解,近3年,不僅蓬萊的海參苗養殖規模在迅速擴大,青島、威海、大連等地的海參苗養殖規模都出現了爆發性增長。潮水鎮衙前村安源水產副總經理鄒士方介紹,育苗養殖技術含量較低,投入成本相對小一些,使得不少海產養殖農戶都轉向了海參苗養殖。
相關水產養殖專家認為,國內海參苗室數量的增多,產量的增大,導致了供需關系出現了嚴重失衡,“海參苗較成品參更容易進行產能拓張,市場供過于求,出現銷售困難是正常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