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月30日前,深圳市政府將全面完成深圳灣海上環境綜合清理整治,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該區域不出現新的養殖設施及非法構筑物。”這是記者昨日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上獲悉的。據了解,此次清理范圍東起深圳灣大橋以西海域,西至赤灣港以南海域(不含香港海域),重點清理對象包括對各類“三無”船舶、沿岸非法構筑設施和海上養殖設施的整治。清理后,近4000個蠔排和20多個漁排將告別深圳灣。
根據公報下發的《深圳灣蛇口片區海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介紹,深圳灣蛇口片區海洋環境綜合清理整治關系到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濱海休閑觀光帶等重大項目建設的整體效果,以及深圳灣蛇口片區海域的航道交通安全,因此全面整治海洋環境迫在眉睫。從去年開始,南山區、寶安區政府就已在市農林漁業局的協調下,啟動深圳灣蛇口片區海域構筑物及養殖設施調查核實工作。
上月,該兩區政府按市政府審定的補償標準與漁蠔民簽署“清拆補償協議書”,由漁政部門監督養殖戶自行拆除養殖設施或交給漁政部門進行清拆,而整治海域的養殖設施經核實補償后必須全部銷毀,不得轉移到其他海域。待確保漁蠔排上生產生活等日常用品清理完畢,漁蠔民將全部撤離本次清理的海區,并憑“協議書”及漁政部門核準的清拆證明到轄區政府領取相應的補償金。而自6月1日到20日,海域后續管理將移交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屆時,該管理處將加強海區巡查,堅決杜絕違法養殖設施回潮。
據了解,馳名中外的“南山蠔”,以前的主要養殖區分別位于前海、后海、東角頭和蛇口漁港海域。根據南山區農漁局目前共清點確認灣夏、海灣、后海等10個農城化股份公司蠔排3653個,漁排23個。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