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俞志明等完成的“一種改性白泥及其在赤潮和淡水藻花治理中的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該發明涉及一種綜合利用氨堿法制堿時產生的廢渣治理赤潮或者淡水藻花的技術。所述改性白泥由白泥、無機絮凝劑和過氧化物組成,其中白泥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49%~99%,無機絮凝劑的質量百分含量為0.1%~50%,過氧化物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50%。使用時將改性后的白泥與海水(或淡水)混合成均勻的懸濁液,按一定濃度噴灑在赤潮水體表面,經過一定時間的自然沉降后可以有效地去除赤潮生物。該發明的優點在于利用無機絮凝劑和過氧化物改性后的白泥,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白泥的pH值,可以直接使用在自然水體中;另一方面能顯著提高白泥對赤潮藻的去除效果,有效控制赤潮災害。
赤潮是近年來在近岸養殖區和河口頻繁暴發,給海洋漁業和海洋環境帶來極大危害的一類海洋災害。各國科學家提出了各種赤潮防治方法,目前國際上廣泛認可并開展研究的方法是利用粘土及其改性產品絮凝去除赤潮生物,該方法由于資源豐富(粘土礦物儲量大),對養殖生物無害或低毒性而受到各國赤潮防治研究專家和政府的推崇。但是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不同種類的粘土礦物去除赤潮生物的能力差別較大,即使同一類粘土去除不同種赤潮生物的能力差別也較大;另外不同的應用方式也顯著影響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能力,大量撒播粘土的成本也較高。
白泥是利用氨堿法生產純堿過程中排出的廢棄物,又稱堿渣。在利用氨堿法生產純堿時會有大量的固體廢棄物產生,這些工業廢棄物通常被運往渣場存放,這往往會導致存放占用的土地或海域(河邊)成為“白海”,造成海域、河流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淤塞,水產業受到嚴重影響。該發明技術將純堿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白泥應用于赤潮防治技術中,實現了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在改進赤潮處理技術的同時也解決了目前氨堿工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