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質檢總局要求美方提供氟喹諾酮檢測標準
該藥目前在中國內地、歐盟、日本和中國香港等均允許使用
國家質檢總局24日發布消息說,質檢總局已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取得聯系,希望美方及時通報因檢出氟喹諾酮殘留,而停止相關中國出口叉尾鮰產品銷售事件的具體情況,但目前尚未收到美方有關核實信息。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有關負責人說,氟喹諾酮是喹諾酮類藥物的一種,目前在中國內地、歐盟、日本和中國香港等均允許使用。美國聯邦法規關于叉尾鮰中氟喹諾酮的殘留限量標準為5ppb,但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作為美國叉尾鮰加工的主要地區,則規定叉尾鮰中不得檢出氟喹諾酮殘留,即“零限量”標準。
美國FDA也曾發布消息說,自去年10月至今,其已抽取45個中國產叉尾鮰樣品,經檢測均沒有超過聯邦法規規定的5ppb的限量值。
在與美國FDA的溝通中,質檢總局表示希望美方及時通報具體情況,提供有關規定,特別是上述兩州采取“零限量”標準的科學依據,以及有關檢測方法和檢測低限,并客觀、科學、公正地處理上述問題。
質檢總局同時指出,美方應遵循WTO/SPS關于衛生措施對貿易影響最小化的原則,對檢出問題的有關貨物作為個案處理,不應對企業的所有同類產品采取限制性措施,更不應對中國的同類產品采取限制性貿易措施。
珠三角某加工廠一直從事羅非魚和叉尾鮰的出口。對此,該廠業務經理表示,事件已經擴大化,美國FDA不僅僅只針對叉尾鮰魚片,從中國進口的所有水產品都進行自動扣柜嚴格檢查藥殘,這使他們對美國市場暫時只能持觀望態度。他說:“如果只是保護美國的叉尾鮰產業,那就沒必要針對所有水產品都進行自動扣柜檢查,很顯然,這已經超出了單純的產業保護的意義。”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