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除了楊梅坑海域的試點魚礁區之外,深圳人工魚礁區目前已經全面開建,截至‘五一’長假期間,已新投放了近500個魚礁,品種多達10個種類。”昨日,深圳市海洋與漁業服務中心公布了深圳人工魚礁建設的進展情況。據了解,深圳將在東部海濱的楊梅坑、鵝公灣、背仔角及東—西涌海域建設4座人工漁礁群以保護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其單體投放魚礁個數、礁體品種均為全省之首。
“五一”期間,記者在位于南澳半島的楊梅坑海域看到,工人們正在向海里投放鋼筋混凝土魚礁,而岸邊則擺放著廢舊輪胎、廢舊船只和松木等材料制成的各種形狀礁體。“由于海洋污染和近海過度捕撈,深圳近海漁業資源不斷減少,一些海洋生物已經絕跡,漁業發展受到限制。在預定海域投放人工魚礁,即類似‘海上植樹造林’,能給各種海洋生物造一個家,使它們有繁衍、游戲和避難的場所,進而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資源進行保護。”
據市海洋與漁業服務中心專家介紹,人工魚礁是繼南海伏季休漁、人工增殖放流之后又一保護和增殖海洋漁業資源的重要舉措。根據楊梅坑試點礁區的監測結果,建礁區后,每立方海水的浮游植物含量較之前增大1.6倍,浮游動物含量增大123.6倍,主要為產卵的魚類明顯增加,已聚集了相當數量的魚類種群及其他海洋生物,并拍攝到魚群在人工魚礁區內集群,生態效應已初步顯現。
據了解,背仔角海域人工魚礁區已經立項,鵝公灣和東—西涌海域人工魚礁則將進行本底調查,總規劃海域面積16平方公里。
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楊梅坑試點礁區建成后,由于產生了較好的聚魚效果,炸魚現象比較嚴重,在礁區海域經常有漁民進行流刺網作業,影響聚魚效果。因此,該中心希望加強對建成礁區海域的管理,加大查處在礁區違法作業行為的力度,建議能盡快對人工魚礁區確定海域使用權,并設立專門機構強化對人工魚礁區的運營管理,從而保證人工魚礁達到預期效果。 (記者/張瑋)
相關
7艘違規漁船被扣
葵涌多部門聯合打擊壩光海上非法營運
記者昨日從葵涌街道獲悉,“五一”期間,龍崗區組織漁政、公安、海警、旅游、執法大隊等職能部門300多人在大亞灣壩光碼頭開展聯合大執法,出動大飛艇、消防船等執法船只10艘,對非法營運的7艘違規船只依法進行扣押,并對7名船主開具了罰單。
據現場執法人員介紹,壩光碼頭非法營運的船只大部分是外來船只,這些漁船證件不全,經常非法載游客出海,特別是在黃金周等旅游旺季更為突出,并且船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船只上的外來人口素質參差不齊,給當地人口管理帶來很大壓力,這些非法營運船只不時同正規游船爭搶客源發生沖突,對當地的治安管理也造成了不穩定因素。
據了解,龍崗區有關職能部門、葵涌街道辦事處、壩光居委會多次對壩光碼頭的非法營運船只進行嚴厲打擊,堅持“岸上堵、海上打”的做法,對漁船非法載客行為實行連續性的高壓打擊態勢,利用全區開展“百日行動”、“治安大整治”等行動的契機,處理了一批無牌無證船只,但部分船主在利益的驅動下,進行違規非法營運,造成目前船只非法營運屢禁不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