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州最近發現2例霍亂確診病例。為防控好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廣州衛生部門重申:嚴禁餐飲單位加工銷售淡水"魚生"。
6月16日,廣州市荔灣區發現2例霍亂確診病例。這兩名患者同在位于荔灣區的一家庭從事保姆工作,6月13日開始出現發燒、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癥狀,經實驗室檢測確認為霍亂弧菌陽性(稻葉型)。患者現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住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患者發病前曾一起進食過花蟹、河蝦等可疑食物,因此被認為可能是食源性感染。
廣州市發生霍亂病例后,衛生部門及時進行調查處理和采取相應防控措施。據介紹,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經口感染,民間俗稱"瀉吐癥"。廣州珠江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奇林教授向記者介紹說,霍亂的發病癥狀是無痛性腹瀉、劇烈瀉吐、脫水性休克。它導致的直接危害就是脫水,春夏之交的時候,能引起胃腸不適,因為出汗太多、身體抵抗力低下。
霍亂弧菌容易在江、河、河涌等水體中,尤其是江河入海口和近岸的咸淡水中存活,常常通過未煮熟的生冷食物,魚、蝦、花蛤、螺、蟹等水產品或直接飲用受污染的生水而感染人。餐飲單位、集體飯堂或節慶聚餐,如果對水產品處理不當,容易造成食源性爆發。據了解,2001年廣州市就曾發生一起二百多人在酒家集體進食了受霍亂弧菌污染的海鮮而發病的案例。李奇林教授說,廣州近年來基本上是一些散發病例。
衛生部門重申,嚴禁餐飲單位加工銷售淡水"魚生"。同時呼吁,餐飲單位沒有絕對把握不得制作海產品"刺身",提供集體用餐時嚴禁制作和提供"魚生"和"刺身"。餐飲單位應該在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改良工藝、增加菜式品種等方式,引導消費,促進廣大消費者摒棄生食水產品的不良飲食習慣,建立良好的保健觀念。集體食堂不得加工制作供生食的水產品,水產品的加工要做到煮熟煮透。水產品經營者、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要完善和落實水產品采購進貨臺帳登記制度,明確進貨渠道。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