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往年一到夏令時節,江蘇興化市的螃蟹早已不見蹤影?裳巯,在城鄉農貿市場上,螃蟹隨處可見。6月12日清晨,筆者在該市的城西農貿市場看到,100克以上的公蟹和75克以上的母蟹,每公斤平均在50元左右,高出去年秋季螃蟹價格10元以上。一位賣蟹的陶姓攤主告訴筆者,這個時節上市的是“遼蟹”,比中華螯蟹提前三個多月上市。避免了以往到秋冬天集中上市“捧著豬找不到廟”的現象發生。
該市分管農業的負責同志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靠科技調節市場,靠品牌搶占市場”。養殖戶們稱之為“科技螃蟹”。
興化市年產淡水產品15萬多噸,連續16年居全省首位。其中螃蟹近兩萬噸。多少年來,一直是春放秋捕,一旦市場行情波動,常常造成“爛市”。興化市委、市政府在建立各類養殖基地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與科研單位合作,通過科技控制水溫,人工控制餌料,將一年生的每公斤6000只左右的“五期幼蟹”,強化培育成二年生的每公斤400只左右紐扣大小的“扣蟹”。變春放秋捕為四季輪放輪捕,品種的規格和效益上去了。全市50萬畝的螃蟹養殖面積中,放養“扣蟹”的占了80%以上。
精明的興化市近萬名水產經紀人,瞄準眼下市場上螃蟹短缺這個“冷門”,各顯神通填補“空門”,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興化市十佳模范共產黨員、海南鎮水產經紀人唐玉珍,聯合7名農民,每天派出7條小活水船,到農民塘邊收購500公斤左右的螃蟹,直送無錫、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涉外賓館,加工成“霸王別姬(雞)”、“翡翠螃蟹”等佳肴,很受外國朋友青睞。
興化市的水產經紀人們,運用現代化的運輸工具,確保夏季螃蟹的運銷成活率。中堡鎮水產經紀人王豐全,發明了在活水增氧車廂里加冰塊降溫的辦法,保證青蝦、螃蟹72小時成活。運銷戶們競相仿效,全市每天有20多輛這樣的活水增氧車,將近50噸螃蟹運往全國各地。
為了讓興化的“科技螃蟹”有“名”有“姓”地進入市場,興化市的養殖大戶們紛紛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自己的商標,靠品牌搶占市場?缣K、浙、皖三省承包10萬畝水面養蟹的安豐鎮朱同年,申請注冊了“弘膏牌”大閘蟹商標后,立即請專家們制定生產標準,實行科學養殖。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將40多噸螃蟹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目前該公司已擁有資產1.5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