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領銜編制、北京大學教授呂斌
在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中,威海將與周邊城市共同打造海洋產業帶和汽車制造業產業帶。海洋產業帶由威海與青島、煙臺、日照共同打造;汽車制造業產業帶由威海與煙臺聯手共建。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威海如何與青、煙、日協調聯動,做一篇產業發展的大文章?《山東半島城市群總體規劃》領銜編制、北京大學教授呂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海洋產業帶:變海洋優勢為海洋經濟強勢
呂斌教授說,發展海洋經濟,威海有著比周邊沿海城市更優越的海洋資源。威海有千公里海岸線,占據了全國海岸線的八分之一,沿海羅布著100多個島嶼,1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中生活著鮑魚、海參、對蝦等300多種海洋生物品種,山地基巖港灣式海岸使這里形成了優越的建港條件,沿岸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天然的度假旅游勝地,海岸帶和近海海域蘊藏著大量礦產資源,風能、潮汐能開發潛力較大。
呂斌教授說,山東半島海洋產業發展的目標是逐步把山東半島建設成為全國極具特色的海洋經濟區域。呂斌教授認為,建設海洋產業帶,威海應站在山東半島海洋產業的大局中統籌謀劃。目前,山東沿海城市在鞏固第一產業的同時,無不在海洋工業、港口經濟、濱海旅游等為主體的二三產業上發力:擁有全國第二大港的青島,計劃今后5年內投入270億元用于港口建設;煙臺提出海洋產業體系的全新構想,到201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力爭突破千億元;日照的臨港產業,臨港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比重高達60%。
就威海如何建設海洋產業帶,呂斌教授提出建議:
———鞏固提升海洋漁業、做大做強臨港經濟、突出發展臨海工業、加快發展海洋服務業,水產養殖向“名優”進軍,海洋捕撈向“遠洋”拓展。重點培植壯大現代漁業、海洋“三品”制造業、船舶工業、港口運輸業、濱海旅游業、臨海能源和石油化工業“七大板塊”。
———搞好與青、煙、日三市港口的合作與聯動,在錯位競爭中發展具有威海特色的臨港經濟。在這方面,威海港與青島港的成功合作說明,威海的合作思路已經明確,熱身動作已經完成,下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威海與半島之間的港口合作,這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方向。
———要與煙臺錯位發展船舶制造和能源產業。威海造船業發達,分布廣泛,基礎雄厚,目前,以三星造船為龍頭的一批外資配套造船企業正在加速建設,與威海造船強企共同打造中國造船基地;榮成核電、乳山核電、昆崳山抽水蓄能電站開始建設。煙臺市船舶工業也發展迅速,成為全國最強的造船基地之一。在同質化競爭中,威海應當與煙臺錯位發展船舶工業,在合作與競爭中共同發展。
———要與海洋科技主動對接。威海發展海洋醫藥產業應積極與素有中國海洋“硅谷”之稱的青島對接海洋科技,同時與包括煙臺在內的沿海城市積極開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篩選技術研討,重視海洋微生物資源的研究開發,加強醫用海洋動植物的養殖和栽培,重點研究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經濟效益好的海洋中成藥。
———與周邊城市加強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合作。威海的濱海旅游格局漸漸明朗,在威海近千公里環海旅游帶上,建設東方幸福海岸大幕拉開。以七大旅游板塊為龍頭,以岸線景區為主體,以400余公里長的濱海旅游景觀大道為連線的威海旅游度假基地正在形成。在此基礎上,威海還應加強與周邊城市的旅游產品組合和旅游線路合作,形成以青島、煙臺、威海為重點的濱海及海島特色旅游帶。
汽車制造產業帶:在合作和產業聯動中發展
如何在半島的汽車制造行業中迅速隆起,是煙威兩地汽車制造業亟需破解的難題。
呂斌教授說,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不僅要靠整車企業,還要靠圍繞整車企業集聚的大量零部件企業。目前,山東半島整車生產的空間布局主要分為三部分,其中威海參與兩部分。一是膠東半島轎車、客車、越野車制造區域,包括煙臺、青島、威海,以上海通用東岳、一汽頤中青島、榮成華泰現代、北方奔馳、青島客車制修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
二是農用車制造帶,包括濰坊濰城區、諸城、文登,以巨力集團、北汽福田、東安黑豹為龍頭。零部件產業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山東半島當前應該重點培育的領域。目前,山東半島零部件生產的空間布局分為8大主產區,其中威海參與了兩大主產區,一是輪胎的生產以青島、威海為主,二是汽車玻璃的生產以威海、淄博為主。
呂斌教授說,煙威汽車制造產業帶的定位是:專業配套園為重點,積極吸引日韓汽車企業的產業轉移,并充分發揮汽車制造業對于其它產業的帶動作用,發展以整車制造為核心,配套產業相對集聚,相關產業充分支持和基礎設施高度完善的產業發展帶。
基于這一定位,呂斌教授認為,煙威汽車制造產業帶要想在半島同行中勝出,必須明確目前半島汽車制造業格局,當務之急是改變目前的產業趨同化現象。
呂斌認為,做大汽車制造產業群,威海要做的有兩點:一是加強與煙臺的汽車行業之間密切合作,爭取在產業政策上各有側重;在產業品種上,要既相互關聯,又錯位發展。二是培育自主開發能力和自主品牌,應對國際市場競爭。
呂斌教授建議,根據汽車制造產業帶分布規劃,就煙威地區而言,應以專業配套園為重點,積極吸引日韓汽車企業產業轉移,并充分發揮汽車制造業對其它產業的帶動作用,發展以整車制造為核心、配套產業相對集聚、相關產業充分支持和基礎設施高度完善的產業發展帶。對威海而言,主要抓好以榮成華泰現代為龍頭的越野車產業,以三角、成山為主的輪胎產業和以藍星為主體的汽車玻璃產業等汽車配件行業的發展。
呂斌教授說,“優勢做大,產業協作”戰略在威海開局良好。威海正在以華泰、三角、成山等產業為主體,把汽車生產與汽車零部件產業統籌發展,拉長汽車制造產業鏈條,形成良性發展態勢,重點打造汽車制造和威海輪胎制造業集群。圍繞華泰這一龍頭,做大做強整車制造;圍繞三角、成山兩大品牌,進一步促進輪胎企業在空間上的集聚,盡量避開相鄰城市的優勢零部件產業,在錯位發展中做大做強。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