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太湖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外1000米范圍內禁止一切漁業活動,這個規定早就出臺。但就是有人將蝦窩、地龍網等網具插到了自來水取水口跟前。6月1日起,太湖漁政監督支隊在太湖12個規模較大的市級自來水取水口附近進行了違規網具的集中清理。據太湖漁政監督支隊一大隊隊長談龍飚介紹,到現在為止,僅一大隊就在8個自來水取水口附近清理了103張地龍網、暫扣6條非法捕撈漁船、拔除2500多根竹樁、清除2000多只蝦窩。昨天,記者前往太湖,現場目擊了漁政人員清除取水口附近竹樁和魚網的過程。
下午4點15分,太湖漁政監督支隊一大隊20多個漁政人員整裝待發。大隊長談龍飚一聲令下,5艘快艇像離弦之箭直沖取水口!這時候,太湖上的東南風越吹越緊,東太湖沿岸的水位開始落下,各種隱蔽的網具也漸漸露出水面。湖面遠處4個碩大的不銹鋼球越來越清晰,這是自來水取水口的特殊標志。就在快艇開到離不銹鋼球不遠的地方,迎面碰上了一長排直立水中的竹樁。漁政人員目測,這排多達幾百根的竹樁離取水口最多500米,像是漁民放置魚籪留下的定置樁,這些樁留在水里會阻擋取水口附近的正常水流。5艘快艇分成5個小組,分頭拔樁。漁政人員先用扎繩的一頭將露出水面的竹樁扣緊,另一頭固定在快艇上,快艇加足馬力轟鳴著圍著竹樁轉了幾圈,直插湖底的竹樁才被拔起,有時候要反復幾次才能拔起。漁政人員無奈地說,這一片竹樁拔上一天也不一定能清理干凈。
快艇繼續向取水口靠近。這時候,水面上一根并不起眼、細如蘆葦的竹竿引起了漁政人員的警覺。“拔起來看看!”用力一拔,細小、隱蔽的竹竿后面原來大有文章——一條有30多節、長達30多米的地龍網被慢慢拖出水面,一群青蝦和小魚在地龍網網底掙扎著!漁政人員說,這張網離取水口不到100米!
“水面上留一根細竹竿的,下面是地龍網;留兩根竹竿的,是蝦窩!睗O政人員介紹,由于取水口的水流大,所以魚蝦多,漁民為了躲避檢查,放置的網具往往只留下一些細小的標記。留置在取水口附近的地龍網不僅會阻擋水流,長時間不起網,密密麻麻的地龍網上還會長出青苔、水藻等破壞水質。蝦窩一般是草編的,放置在水底的蝦窩一旦腐爛耗氧,對水質的破壞性更大。談龍飚說,對取水口附近的違規網具,今后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