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國水產品入美遭禁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發(fā)布警告,在全國范圍內對中國產的鯰魚、鯪魚、蝦和鰻魚實施自動扣留并禁止入境,除非進口商通過獨立檢測證明這些產品不含未經批準的殘留物質。隨后不久,歐盟也宣布啟動對來自中國的人工養(yǎng)殖海產品的審查。作為一個漁業(yè)大省,福建的水產品市場是否因此遭受影響?泉州市場又將受到什么樣的影響?
莆田一家漁業(yè)公司經理林智豪認為,福建雖是漁業(yè)大省,但也是水產品消費大省,除了烤鰻外,其他水產品出口量都很少,而且主要出口日本的鰻魚,出口商也在近年應對日本進口限制方面做好了各種準備,因此,福建水產品出口所受影響很小。
泉州市海洋與漁業(yè)局漁業(yè)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泉州基本上不產鯰魚、鯪魚,而鰻魚年產量也僅兩三百噸,我省鰻魚主產區(qū)集中在福清、莆田等地,對蝦則以漳州為主,泉州水產品出口非常少,基本上不受影響。
雖然福建、泉州水產品市場,在此次美國與歐盟的打擊下,基本不受影響,但出口貿易壁壘不得不引起業(yè)界的警惕。其實,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的水產品就屢遭貿易壁壘。
日本、韓國、美國和歐盟一直是我國水產品的主要市場,占水產品出口總額的88.6%。山東、廣東、遼寧、浙江、福建、海南居出口前六位,六省出口額占水產品出口總額的91.2%。
福建是漁業(yè)大省,盛產鰻魚、對蝦等各類水產品,尤其是烤鰻大量出口到日本。日本是中國鰻魚惟一的主銷市場,年出口額約6億美元左右。但近幾年,日本方面逐漸停止對中國鰻魚的進口。自2001年起,日本不斷擴大藥物檢驗范圍,使中國對日鰻魚出口大幅下降。幾次停止進口致使中國出口日本鰻魚減少2萬多噸。
而在我國對蝦市場的十大出口地區(qū)中,近年來呈現(xiàn)出的是三增七減的總體下降趨勢。
業(yè)內有關專家指出,藥物殘留問題、出口結構不合理、水產品季節(jié)性生產和國際市場均衡需求矛盾突出等因素是我國水產品出口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此次美國對中國部分水產品出口實施自動扣留并禁止入境,目前這對國內水產品市場影響并不大,但從長遠來看,應該引起我國水產行業(yè)的重視和思考,并盡快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防止出現(xiàn)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導致中國蔬菜出口日本數(shù)量銳減的類似局面。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