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冷庫內等待加工的金槍魚。新華社記者黃海敏攝
風景秀麗的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不僅以高品質的藍寶石聞名于世,盛產的金槍魚同樣以其肉質鮮美聞名遐邇,成為歐美、日本以及中國大陸許多金槍魚消費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12月21日,記者在臺灣瑞陽漁業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光成先生陪同下,走訪了當地金槍魚主要集散地——新建的科倫坡迪科維塔漁港碼頭。漁港碼頭總經理沙山卡•賈亞辛哈熱情接待了記者。他介紹,該漁港碼頭由斯里蘭卡和荷蘭雙方合資建造,目前正在試運營,正式投入運營后將是當地最主要的漁港碼頭之一,也是外國漁船停靠及魚產品主要是金槍魚加工出口最重要基地,今后出口歐美日及中國大陸市場的金槍魚將主要從這里靠岸,經初加工后空運到上述市場。
在漁港碼頭現場,掛著中國國旗的交通部廣州打撈局“穗救拖30”號拖輪停靠在碼頭一端,另一端停靠著前一天被打撈局營救脫險的臺灣籍漁船“順楹”號,中間兩艘滿載金槍魚的臺灣漁船正在緊張地卸貨。蔡廣成先生介紹說,這是瑞陽公司半小時前剛剛靠岸的漁船,每艘船金槍魚裝載量為50噸,卸貨加工后將立即空運到歐美日市場。
在漁船卸貨現場,記者看到,幾名裝卸工人正把一條條重達100多公斤的金槍魚吊出船艙,通過滑道送入冷庫。冷庫內擺放著數十條等待加工的金槍魚,十幾名工人正忙著把剛送進來的金槍魚去翅去內臟﹑過磅﹑貼編號及重量標簽﹑去頭尾﹑清洗,最后包裝及裝集裝箱運往科倫坡國際機場空運出口。從進入冷庫到包裝裝車整個過程僅需十分鐘。蔡光成先生表示,金槍魚卸貨后必須立即送入冷庫進行初步加工運走,當天或次日就能送達外國市場供應消費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及新鮮度,否則會把自己的牌子砸掉。
為了與外國,主要是歐盟及印度爭奪印度洋魚資源,斯里蘭卡政府正開放當地漁港碼頭,供外國漁船靠岸進行魚產品加工出口。斯里蘭卡漁業與水產資源發展部長拉吉塔·塞納拉特納日前表示,斯政府將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漁船開放漁港,以應對歐洲國家在印度洋開發漁資源問題。同時政府將邀請來自中國、阿聯酋、日本、泰國和越南等地漁船前來印度洋國際水域捕魚,并通過斯漁港出口到其他國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