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繼為肉類和活雞頒發“出生證明”后,水產品也將建立市場準入制。記者昨天從長三角水產(漁業)行業協會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下個月,
市水產行業協會將啟動水產品準入可行性調查,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等18種淡水魚種有望率先試點。
至去年年底,
市已有17個區140家標準化菜市場的1350個攤位啟動了肉類、活雞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該系統具有操作簡便實用、信息真實全面、追溯快捷方便等特點。
市經委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向記者證實,他們擬將該信息追溯系統應用范圍擴大到蔬菜和水產領域。
據市經委與會人士介紹,按照初步設想,企業在收購水產品時要向水產養殖戶索取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出具的“出生證明”,內容可能包括養殖地點及周邊水質、是否用藥等。水產品的“出生證明”隨同運輸車一同發往上海,每輛運輸車也將擁有一張“證明”。如果運輸途中有中轉的情況,還需要中轉證明。當水產品在上海上市的時候,這張“出生證明”將成為市場主管部門監管質量的重要依據。
市水產行業協會同時透露,7月1日開始,協會將在標準化菜市場、批發市場等處開展水產品準入制調查。業內人士同時表示,該制度的建立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的銜接”是最大難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