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裙帶菜是大連的優勢出口水產品,近10年來我國出口日本的裙帶菜80%~90%來自大連。然而,由于粗加工產品比重高,產品附加值低,大連出口裙帶菜有“量”無“價”,幾乎為韓國產品的“半價”。記者昨日從大連檢驗檢疫局獲悉,為改變這種尷尬現狀,推動企業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轉型,旅順口區創建了國內首個出口裙帶菜加工質量安全示范區,并于近日被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為國家級示范區,從而成為裙帶菜出口加工的“國家隊”。
據介紹,裙帶菜是舶來品,上世紀30年代由一艘國外商船無意中帶入大連市附近海域“落戶”,人工養殖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是大連的優勢水產品之一。“那時候的裙帶菜,撈上來就是錢。”大連檢驗檢疫局旅順辦事處主任梁桂洲告訴記者。
據市裙帶菜海帶菜協會統計,近10年,我國出口日本的裙帶菜占日本國內消費總量的65%~70%,其中80%~90%來自大連。然而,長期以來,大連裙帶菜出口有“量”無“價”:同為出口日本的裙帶菜鹽漬葉,由于加工工藝導致的質量差異以及企業間的不良競爭,大連產品每噸價格為800~900美元,而韓國產品卻能賣到每噸1500美元,價格相差近1倍。
為改變有“量”無“價”現狀,推動裙帶菜出口加工企業提高養殖、加工水平,去年初旅順口區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由大連檢驗檢疫局提供政策和技術指導,創建了國內首個出口裙帶菜加工質量安全示范區。示范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示范區內裙帶菜養殖面積超過2萬畝,統一建立了生產標準化管理、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化學投入品控制、質量安全預警應急、企業誠信等七大體系,24家養殖、加工企業全部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同時,示范區內龍頭企業充分發揮技術、品牌優勢,帶動養殖、加工企業提升生產管理和產品質量水平。記者從其中一家企業了解到,目前該企業建立了先進的裙帶菜加工生產線,加工產品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價格也“水漲船高”;而且該企業研發的精深加工即食裙帶菜產品,銷售價格已直追國外同類產品,80%以上可直接進入日本、美國、韓國等市場的終端用戶,讓產品有“量”也有“價”。據大連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2013年,旅順口區裙帶菜出口額達到2500萬美元,增長30%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