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近日了解到,目前在全省各地放流的中華鱘,絕大多數都來自廣州從化的一家全國最大的鱘魚養殖場,而這個“鱘魚王國”,正在策劃“變臉”成為一個能展出600多種淡水魚類的綜合水族館,將成為市民休閑科普游的好去處。
一條雜交鱘跟成年人一樣重
在位于從化市鰲頭鎮先步養殖場茂墩基地,記者看到,一個數十平方米的大池子里,潛藏著十幾條黑乎乎的影子,仔細一看,原來都是每條一米長、差不多和成年人一樣重的雜交鱘!它們長得“虎背熊腰”,但性格倒也溫順,飼養員跳入水中試圖把其中一條抱起來,它也只是使勁地甩了甩尾巴,不像大鱷龜一樣張牙舞爪總是試圖要咬人。“中華鱘人工飼養的子二代是允許經營利用的,除了用作食用,還有不少人喜歡將它當作觀賞魚養起來。”
據養殖場負責人梁日東介紹,目前該公司有水產養殖場13個,養殖總面積66萬平方米,養殖的主要品種有鱘魚、鱷龜及觀賞魚類,其中光鱘魚的品系就有雜交鱘、史記鱘、中華鱘、匙吻鱘等10余個品種,年產商品鱘魚1000多噸,年培育各種鱘魚苗1000多萬尾,雜交鱘種苗產銷量占全國50%以上,占省內銷售90%以上。此外,場里自繁自育美國匙吻鱘苗種的產量也占到了廣東省的95%。
在先步養殖場里,相對“聽話”的大小鱘魚,卻有著一個性格彪悍的“惡鄰”——鱷龜。惡形惡相的鱷龜,雖然不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動物,但在近年來卻逐漸成為了餐桌上的妙品。目前,先步養殖場共養殖親龜1萬只,年產鱷龜種苗6萬只,同時每年以50%的幅度遞增。
鱘魚一年半就能長5公斤肉
廣州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在當下水產品資源日益匱乏、其價格不可避免升高的前提下,發展鱘魚、鱷龜的人工養殖有其現實意義。“鱘魚只要一年半的時間就能長5公斤肉,發展鱘魚養殖潛力巨大。”廣州市農業局漁業處副處長周憲棠告訴記者。
梁日東告訴記者,除了鱘魚和鱷龜這樣的“拳頭產品”,養殖場還引進了國內外珍稀名貴的熱帶觀賞魚共20多個品種,年培育美國飛鳳、泰國虎、鴨嘴沙鯊、狗仔鯨等珍貴觀賞魚苗近20多個品種,共500多萬尾。正因為擁有這樣豐富的資源,這個國內最大的鱘魚養殖場將要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多功能的魚類展覽館,并且計劃在7月初就與市民見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