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桂林旅游的旺季,但興安縣靈渠公園的管理部門卻正在為一件事發愁:近來,靈渠兩岸出現了大量的福壽螺卵,既影響景區美觀,又破壞生態環境,他們組織人力對此進行了清理,但還是難以根治。他們希望專家能提供撲滅福壽螺的良方。
8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興安縣靈渠公園采訪。這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渠的核心保護區,漫步靈渠岸邊,隨處可見兩岸石壁及岸邊的草木上粘附著粉紅色、外形極像草莓的東西,這些都是福壽螺產的卵。在清澈見底的渠道里,還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福壽螺。記者發現,上游渠道里的水草長得比較茂盛,而這里的渠道由于福壽螺相對較多,水草就變得比較稀少。
“這是福壽螺破壞的結果,水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當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正是福壽螺產卵的季節,晚上經常看到它們爬上岸來產卵,所以到處可以看見這種粉紅色的東西。知情人士稱,福壽螺在靈渠里出現可能有一二十年了,但近幾年來繁殖特別快,已對渠里的生態平衡造成了影響。以前靈渠的水草長得非常漂亮,而現在渠道里大部分的水草只剩下了一點根,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還會對靈渠下游灌溉的數千畝農田產生不良影響。
據了解,福壽螺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傳入我國后由于繁殖快,破壞力強,被列為“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游客們也擔心,如果不及時對靈渠里的福壽螺進行治理,靈渠的生態環境可能會遭到破壞。
對此,作為管理單位的靈渠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也很頭疼。該公司總經理唐中華說,福壽螺大量存在,確實影響靈渠景區的美觀,而且也會危害靈渠的生態。7月下旬,他們發現這個情況后,馬上組織員工劃船對兩岸的福壽螺卵進行清理,花了幾天時間才將它們基本清理干凈,可不久水底的福壽螺又爬上來到處產卵,所以這個辦法還是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唐中華說,他們向縣畜牧水產部門咨詢過,可以用藥對福壽螺進行撲殺,但靈渠的水是流動的,藥效不一定理想,而且用藥過多又怕影響水質,對下游村莊的灌溉和用水帶來影響。他們希望有關專家幫忙出出主意,采取更好的辦法將靈渠的福壽螺撲滅。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