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漲價了,又漲價了!
上海壽寧路的小龍蝦今年賣到每斤25元,而在“龍蝦之鄉”盱眙,3斤一盆的十三香小龍蝦,價格在200元左右。對這個人均年收入9600多元的小縣城而言,小龍蝦已經成為奢侈消費品。
小龍蝦的身價是怎么一步一步漲起來的?誰在靠小龍蝦發財?小龍蝦的價格到底誰說了算?
飯店:200元一份 “一到周末,都是上海人”
星期四清晨5點,“紅葉飯店”的老板娘張玉蘭被淅淅瀝瀝的小雨聲驚醒,一陣心慌———一下雨,出門捕撈小龍蝦的人少了,進貨價格肯定上去。如果雨下得大,小龍蝦貨源往往會緊張上三五天。正趕上周末的客流高峰,貨源沒法保證的話,可怎么開門做生意啊。
好在丈夫葉安國前幾天“囤”了一點貨,今天又進了幾箱,張玉蘭心里的石頭落地了。擄起袖子,打開裝龍
蝦的箱子,她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自從2000年“紅葉龍蝦”在首屆盱眙龍蝦節上一舉奪魁,飯店火了,夫妻倆就習慣了這種起早貪黑的日子。凌晨3點,老葉就要開車下去,從農民手里收蝦。龍蝦的價格,葉安國是不在乎的。1兩重的龍蝦,市價每斤20元,這天,老農把價格提高了1元,老葉又多加了1塊錢,每斤22元,但有附加條件———不合規格的蝦,一概退貨。進來的龍蝦,張玉蘭一定是一只只過手的,但凡分量不足、肚子發黑的,一概不要。
高價進貨,老葉自有道理:1斤貴1元,一盆龍蝦不過貴個三五塊錢,對于200元的售價來說,算不了什么。“紅葉飯店”在旺季的一個周末,就能賣掉近2噸的龍蝦。
小龍蝦能賣到今天這個價錢,是張玉蘭們始料未及的。
1991年,他們花240元租門面開排檔賣龍蝦時,幾乎無人問津。3年后,市場稍有起色,進價也不過每斤1.2元到1.5元,燒好后,一盆也就賣20來元。小龍蝦身價大漲,是在2005年,一夜間成了“大眾美食”,飆到10多塊一斤。
一會兒,老葉探頭進來:“明天有個30人的上海團要來,400元一桌的菜錢,每桌另加2盆龍蝦,總共800元。酒水另算,你們準備準備。”
朋友經常拿老葉的“紅葉飯店”開玩笑,號稱是“全盱眙、全中國、乃至全球華人中最出名十三香龍蝦”店,但本地人多是不會來這兒吃龍蝦的。消費這200元一盆的龍蝦的,不是沖著“盱眙”兩個字來旅游的,便是來公干的。當地人即便來,也多是招待外地親戚。
“現在一到周末,都是外地來的客人。上海人也特別多。”
“因為小龍蝦,我們縣城里每年至少新生50個百萬富翁。”葉安國難掩驕傲,因為他便是這群人中的典型。除了擴容到幾百平方米的紅葉飯店,老葉最近又吃下了盱眙最繁華路段的幾百畝商品房和門面房,做起了地產生意。
市場:15元一斤 “每斤賺2元,一年閉著眼睛賺100萬!”
中午12點,盱眙最大的山城水產批發市場里,范保林正忙得焦頭爛額,電話一通接一通。
“我現在手頭只有60斤,下午跟去常熟的車子給你送過來!五六點到上海,你正好趕上晚市!”
左手剛掛了電話,右手的電話又響了,老范忙不迭接起:“貨不夠?去其他地方調呀!答應了給人家180斤,就絕對不能給179斤!”
從凌晨4點忙到上午九十點,早市的忙碌本應結束了,可現在,因為即將到來的一場暴雨,龍蝦的貨源出現了問題。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十三香的味道,老范剛煮了一大盆小龍蝦準備犒賞自己,手頭的電話卻是一通接一通。
范保林是這個市場里最大的龍蝦批發商,2001年入的行,之前他在縣里的學校教語文。因為圓呼呼又外凸的眼睛,朋友們開玩笑說,他和龍蝦長得越來越像了。
在盱眙,8個人中便有1個從事與龍蝦相關的產業,其中大部分是在這幾年里轉行的。
小龍蝦生命力強,經得起折騰,好販得很。現在每天經老范的手批發的龍蝦在三四千斤,七八錢重的小龍蝦,從農民那里收來,每斤13元,他轉個手,每斤多加個兩三元賣出去。
為了掌握貨源,兒子高中一畢業就長期駐扎在洪澤湖邊,負責收貨。這樣忙碌的日子,每年從三四月一直持續到八九月。
在老范印象中,生意真正好起來,也是近三年的事情。2004年,8錢重的小龍蝦每斤不過賣6元,之后幾乎以每年2元的速度瘋漲。
真正的瘋狂在去年冬天。遼寧、黑龍江的小龍蝦市價在每斤百元。而飯店里,更是按只論價,每只8元到20元不等。那時,老范雖然每天只能供應幾百斤貨源,但價格卻是夏天的2倍。
以每天批發45箱龍蝦、每箱60斤、一年做180天生意、一斤賺2元算,老范說:“一年下來,閉著眼睛也好賺百萬元。”
好不容易安排妥貼,老范終于坐下開吃。拎起一只龍蝦,蘸蘸醬汁,放進嘴里一吮,臉上洋溢起一絲幸福。
桌上這些,是因為個頭不合規格而被淘汰的,還有一部分已經賤賣。下午,又將是一場戰爭。
蝦塘:8000元一畝 “一斤賣3元,還能賺1元”
1兩重的小龍蝦,每斤賣20元,七八錢重的,賣13元。一斤龍蝦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盱眙小龍蝦養殖大戶王炳才笑笑說:“現在就算賣3塊錢一斤,我還有1塊錢賺頭!賣掉1斤小龍蝦,就夠全家過一天日子了。”
2005年,王炳才包下46畝池塘和稻田,如今,他的養殖面積已擴大到86畝。當初租1畝地,年租金100元,現在已漲到300元。別人每畝龍蝦收益5000元,他連帶賣蝦苗,可以賺上8000元。周圍新養殖戶的蝦苗,幾乎都是他提供的。
這個季節,一晚上能捕到四五百斤龍蝦。即便是冬天,一晚上也有二三十斤的收成。以均價每斤16元算,拋開前期投入,王炳才現在基本處于無本運營中,而據他保守估計,一年的收益過百萬。“盱眙出產”走紅,外地的小龍蝦也來這里“鍍金”。事實上,真正產自盱眙的小龍蝦,每年不過3萬噸。
在小龍蝦紅火前,王炳才一度在養螃蟹。雖然螃蟹價格也是連年漲,但螃蟹難養活,收成不佳。不像小龍蝦,只要投投飼料,一般3個月左右就能長到七八錢重。小龍蝦的繁殖力又特別強,每天撈上四五百斤,也不用擔心有一天會被撈光。
暴利的小龍蝦養殖產業吸引了不少投資客。“就今年,一下子來了30多個外地老板,上海人、蘇州人、杭州人都有。”對這些“新開戶”來說,養殖小龍蝦沒有什么風險,惟一的問題是怎么賣掉。但現在看來,這也不是問題。“現在收購龍蝦,像搶一樣,有多少收多少。”
“沒辦法,吃的人實在太多了。”
上海難吃到盱眙小龍蝦!
記者翻了翻山城市場里幾大批發商的賬本,發現去到上海的貨并不多。就拿最大批發商范保林來說,他的上海客戶有兩家,一家在崇明島,一家是市內的賓館,供貨量每家300斤。
盱眙龍蝦每年的產量不過3萬噸,而在龍蝦消費旺季,上海一天的消費量就有上百噸,盱眙人就算一只都不吃也不夠上海人吃。而實際情況是,盱眙龍蝦除了本地消費外,主要供應到南京、無錫等地。上海的消費量雖然一直在升,但總量并不多。
今年上海市場小龍蝦的普遍價格是每斤25元到30元,盱眙龍蝦進價貴,再加上運費高,要是按照行價賣,很可能要虧本。而要價太高,上海人又不買賬。這也是上海人很難吃得到盱眙龍蝦的原因之一。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