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前不久,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一篇《雙胞胎,你上央視了,鮑董知道嗎》的評論文章,引發了許多人對雙胞胎集團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熱烈討論。筆者想,雙胞胎上央視了,鮑董肯定是知道的,甚至說,鮑董正是雙胞胎這一系列品牌建設的幕后總設計師。
農牧企業上央視,并不能算是很重大的新聞,早在20多年年,央視的《正大綜藝》節目,不僅使得正大集團這個外來農牧企業舉國聞名,其主持人楊瀾也是一舉成名、身價狂增。雙胞胎上央視,只是雙胞胎集團在不斷發展壯大過程中,打造品牌的自然行為。不過,連續三年在黃金時段的《天氣預報》欄目做廣告,在農牧行業,確實也稱得上是大手筆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對農牧行業的認識還停留在早期的“臟亂差”階段,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相對于其他加工制造行業,似乎是“低人一等”,社會關注度并不算高。
盡管社會環境不善,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農牧業對自身地位和發展前景宣傳不夠,造成了諸多誤解。其實,農牧行業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事實上,近十幾年來,很多農牧企業都異軍突起,在中國企業屆早已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就說雙胞胎集團,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銷售收入308億元,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江西省企業前六甲,吸引了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關注,成為了定點支持企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但是,除了強勁的硬實力之外,雙胞胎集團在“軟”實力的建設上也足于為人稱道,比如說品牌塑造。
品牌效應,帶來的不只是關注度,最重要的是帶來了市場的選擇和終端客戶的認同,可以說,雙胞胎集團在積聚品牌效應方面,幾乎可以作為農牧行業的經典案例進行研究。
一般來說,品牌的宣傳是與市場開發同步的,或者說要稍早于市場開發。雙胞胎從在央視其他頻道的試水,到2012年直接進入覆蓋面最廣(中央1臺信號幾乎覆蓋所有鄉鎮、農村)、關注度最高的中央1臺天氣預報開展品牌宣傳,正是配合其全國開發戰略,為全國人民精心準備的“品牌宣傳大餐”,“雙胞胎”這一品牌幾乎家喻戶曉,至少在目標市場上達到了這一效果。而且,隨著市場開發重點的遷移,天氣預報上的廣告位置及廣告語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從天氣預報的播報南昌位置,到沈陽,再到北京之后的第二個位置哈爾濱;從“雙胞胎集團:服務養殖,共贏未來”到“雙胞胎打造中國畜牧第一品牌”。這樣與雙胞胎集團發展緊密契合的品牌宣傳,你說,鮑董會不知道嗎?
仔細想想,雙胞胎集團就是這樣的企業:既能把產品做好,其以“62040”養豬模式為核心的大保育計劃再次引發了市場熱潮;也能輸出品牌文化,讓行業、社會都眼前一亮,如其在《鄉村愛情6》中的影視植入,為行業首次,把飼料“搬進”了電視機,走進了千家萬戶。當然,這只是雙胞胎今年來品牌建設的部分內容,是雙胞胎邁入高端宣傳的前奏。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高端宣傳背后,雙胞胎的各類線下宣傳也是如火如荼,你說鮑董會不知道嗎?
農牧行業確實有很多優秀的企業,但是除少數企業外,在品牌建設方面確實也乏善可陳。而今天的雙胞胎,正以雄渾的氣勢構建全球最大的養豬服務平臺。雙胞胎上央視,鮑董肯定知道,但是,各位行業人士,雙胞胎上央視了,你們知道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