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由水產加工和生產領域的領頭公司公布的一份一月份的數據顯示,各方面的增長趨勢十分可觀。因此,中國的水產出口商們希望西方出口市場同樣能夠恢復以往強勁的增長勁頭。中國東南部的山東省一月份水產出貨量為23.6萬公噸(MT),價值7.6億美元(合5.56億歐元),同比分別增加6.2%和12.3%。
然而,記錄顯示,出口到歐盟和美國的出貨量的增長最為明顯。根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局隨后提供的數據顯示,出貨量共為1.8萬公噸,價值8140萬美元(合5950萬歐元),同比分別增長52.7%和32%。同時,歐盟購買了約價值1.2億美元(合8780萬歐元)的3.5萬公噸水產品,同比增長49.7%和39.2%。
其他的主要市場表現良好,但并不像這兩個主要的西方陣營一樣強勁。日本在一月份自山東購買3.9萬公噸的水產品,價值2.1億美元(合1.54億歐元),同比分別增長10.7%,4.6%。韓國則購買了1.3萬公噸的水產品,價值約4660萬美元(合3400萬歐元),同比分別增長17.3%,16.9%。
中國的國有媒體將本月西方市場的復蘇稱為中國整體出口需求的驅動。然而,一位領頭的貿易官員卻向水產部門提出了警告,他表示,水產部門應該努力提高產品質量,以便迎戰該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來自東南亞國家生產商。
北京中國 國際貿易研究中心的主管小魏表示,中國需要提高水產品生產的“監督和檢測機制”,并且嚴格控制水產品殘留物。他認為,西方市場會繼續以質量問題作為“理 由”來嚴格控制中國水產品的出口。但他同時也擔心,越來越多的類似產品由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生產,如泰國和越南,因此中國需要提高自己身的標準以在競爭中獲 勝。
中國領先水產生產領域的食品安全和檢驗機構所發布的一些數據顯示,一切都是正常的。山東省和浙江省當局表示,最近的海鮮產品測試結果通過率分別為100%和99.4%。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稱贊了本省的水產品,他表示,當該省面臨“嚴重的”水污染問題時,它同樣也改變并且延長了“水產養殖的生產周期”,以便能減少水產養殖部門的月平均排泄物。
官方聲明和顯示之間或許是存在差距的。在中國,食品安全的執法人員們正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在中國的西南部城市成都,最近發生了一起案件,海鮮批發商代廷富由于使用違禁化學品為產品保險,被判入獄8個月。自2006年以來,代廷富使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鈉使他銷售的由于等產品保鮮,然后賣給邛崍當地的飯店。據成都日報報道,代廷富向法院表示,是一個海鮮供應商教會他使用化學藥品保鮮產品的方法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