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頂著三四米高的大浪,站在小漁船的甲板上,緊攥著十余斤重的撈網,將漂浮在海面上的海藻一網一網撈到船上,身影隨著波浪的起伏在海面上時隱時現……7月12日下午,記者隨同漁船出海,直擊了打撈人員在巨浪中撈海藻的過程。截至當天18時,全市共打撈海藻1100余噸。3天來,全市打撈的海藻已經超出2000噸,近海的海藻已經明顯減少。
近百人打撈隊
迎巨浪戰海藻
7月12日下午3時許,在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協助下,記者從麥島碼頭乘船出發,隨同打撈船下海撈海藻。從碼頭上遠遠望去,遠處的大海上漂浮著幾艘若隱若現的漁船。據介紹,在嶗山及前海一線海域,共有30多艘漁船或游艇在海上撈海藻,組成了一個近百人的捕撈隊。
“近海浪高達2米多,這給撈海藻帶來了很多麻煩。”順著工作人員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隨著波浪的翻涌,作業漁船顛簸和搖晃幅度都很大,工作人員大都依靠在船舷上,他們緊攥著打撈網,看上去格外吃力。“感覺這網有十幾斤重,撈上一個小時,腰都直不起來了!”靠岸后,一位打撈人員告訴記者。
“近海還好一些,越往里風浪越大,海藻就更不好撈了!”嶗山區海上保潔大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距離岸邊稍遠的海域,浪高都達到四米,這些船都很小,抗不起大風浪。“好在打撈船上的工作人員都有很豐富的海上作業經驗,要不然,顛簸上幾個小時肯定都暈得不行了!”
撈一天海藻要
“泡”海10個小時
在近海海域記者看到,海面上的海藻已經剩下了很小的幾片,保潔大隊的幾艘快艇正在“圍剿”這幾片“草坪”。“因為海藻會不斷地冒出來,就是只有十來平方米大小的一片海藻,撈起來都要花上一個小時左右。”打撈人員告訴記者。
“而最痛苦的是,這些海藻還撈不凈,今天撈干凈了,明天海面又被蓋上了,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冒出一茬!”嶗山區海上保潔大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海藻的繁殖力很強,在青島部分近海海域,一開始就出現了“撈之不凈”的情況。好在有關部門加大了捕撈力度,情況已經大為改觀。“近海的海藻已經明顯減少了。”據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盡快清除海藻,保潔大隊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是清晨5時之前就出海,除了中間返回碼頭卸海藻時能吃頓飯外,一天大約有10個小時“泡”在海上。
漁船卸一次海藻
能裝滿5大卡車
7月12日下午4時許,在麥島碼頭,一條條漁船陸續返回。在約10分鐘的時間內,已經排滿了約20艘漁船。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漁船一字排開,在碼頭卸海藻。記者看到,每一艘漁船上都滿載海藻,不僅船艙被堆滿,裝海藻的大袋子也從船頭鋪到船尾。
“每卸一次海藻碼頭都會被海藻堆滿,這種情況一天要出現五六次。”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出海的遠近,漁船返回碼頭的時間從一個小時到幾個小時不等。大約一個小時后,長長的碼頭上已經被海藻堆滿,卸完海藻的漁船逐一駛離碼頭,又返回到海上。這時,一輛挖掘機開到了碼頭上,將海藻堆集到一起,并裝到卡車上。“卸一次海藻能裝滿5大卡車。”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7月12日下午,記者還在小港碼頭看到,早晨出海打撈海藻的漁船也都“滿載而歸”。據市海洋與漁業局統計,7月12日,全市共出動海藻打撈船130余艘,截至當天18時,全市共打撈海藻1100余噸,比7月11日的打撈數量整整多出一倍。從7月10日全市組織大規模打撈海藻以來,3天時間內,全市打撈的海藻已經超出2000噸。 本報記者 陳浩杰
撈海藻側記
在海上沒胃口帶著啤酒解乏
在現場,記者與幾位海藻打撈人員進行了短暫的交談。這些打撈人員中,除了有海上保潔大隊的工作人員,還有緊急招募而來的漁民。記者在海上采訪時發現,這些打撈人員中還有幾名女性,據說她們都是漁民的家屬。
海上保潔大隊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在海上已經撈了10天海藻了,雖然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撈海藻,但一般都是撈上兩三天就沒有了,而今年海藻的泛濫讓他很吃驚。“和大海打了半輩子交道,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一位招募來的老漁民也向記者介紹說,這是他第三天出海撈海藻,覺得比出海捕魚要累多了。
“一天到晚在海上漂著,聞到的全是腥味,海上風浪也大,打撈一天下來渾身就像散了架。”一位打撈人員告訴記者,撈海藻是個苦力活,在海上被曬得黝黑,又不能隨時返回碼頭,每個人都只好自帶水壺,隨時補充水分。在離岸邊比較遠的漁船中,記者看到,不少漁民還帶著啤酒。漁民介紹說,這些啤酒都是出海時帶的,因為漁船顛簸太厲害,他們都沒有食欲,就拿啤酒充饑解渴和解乏。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