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水產科技示范園里養殖的大紅魚已經長到了六七厘米長了。”7月30日,阿勒泰市水產管理局局長楊志榮在電話里高興地告訴記者。
就在一個月前,當記者在阿勒泰市水產科技示范園的人工養殖池里看到大紅魚的魚苗時,它們還只是像蝌蚪般大小,讓人實在無法把眼前的這些小“蝌蚪”和大名鼎鼎的大紅魚聯系在一起。
大紅魚學名哲羅鮭,是冷水魚中較兇猛的魚種之一,個體較大的魚體長可達1米以上,阿勒泰地區的額爾齊斯河、布爾津河等河流中曾經有相當數量的哲羅鮭分布,近年來,哲羅鮭的數量急劇減少。雖然哲羅鮭的數量銳減,但是名氣卻越來越大,讓它們大出風頭的一種說法是:有專家認為,喀納斯湖怪其實就是大紅魚。
阿勒泰市是今年4月引進了2000粒哲羅鮭魚卵進行人工孵化和養殖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魚苗的培育工作已獲成功。
“目前還只能說哲羅鮭的人工養殖獲得初步成功。”楊志榮介紹。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恐怕還得3年左右時間,要等哲羅鮭長成成魚、產卵。
阿勒泰市水產管理局的設想是,當哲羅鮭的人工養殖獲得成效后,將尋求合作伙伴,進行發展經濟類魚類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普遍合作,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天然河流里放歸哲羅鮭。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