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安全深入人心
水產品打入市場靠的是質量和服務,其中質量是首當其沖的。盡管目前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水產品質量受到空前重視,但其形勢并不容樂觀,當前藥物殘留仍然是水產品質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水產品易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主要有藥物超標、漂白或著色、甲醛超標、受水質污染等情況。經過去年的“多寶魚”事件和硫丹事件,廣大消費者乃至生產經營者對質量安全的認識進一步加強,綠色養殖模式更加被廣大養殖戶認同和接受。
品牌魚稱雄市場
由于近段時間水產品頻頻遭遇安全危機,所以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水產品的時候也開始偏向那些品牌產品。在水產市場上,有“身份證”的魚確實讓老百姓吃著放心,但是價格也比沒有“身份證”的魚貴。有關專家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目前我國的水產業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濱城區作為山東省淡水養殖大區,形勢也不容樂觀。無論是養殖、運輸、銷售,還是品牌管理都還處于初級階段。而水環境污染、養殖品種種質退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研究不到位、物流配送手段落后、產品品牌意識薄弱等問題,不僅影響濱城區消費者對水產養殖品的消費信心,而且也嚴重影響了水產養殖品的對外貿易。這里面就涉及到市場準入和監管問題。市場準入的嚴格機制以及市場監管的完善,將促使濱城區水產業盡快發展成一個健康、成熟的市場。市場環境的變更,也預示著濱城區水產市場即將經歷一場新的競爭與變革。
飲食文化助推漁業消費
文化助推消費,魚文化帶動水產業,在水產市場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剁椒魚頭”這個特色菜式在市場熱辣了許多年,使得鳙魚名聲大振;“水煮魚片”讓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草魚一舉成名,多少美食家趨之若騖;“香辣蟹”讓一只小小的螃蟹在餐飲市場橫行數載,且經久不衰。最近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還將流行“泥鰍火鍋”,憑借泥鰍“水中人參”的美譽及滋補營養的功效闖蕩餐飲市場。飲食文化的發展,大大助推了濱城區水產品的消費。
高檔水產品進入百姓家
過去,名貴水產品及海鮮總是和高價結合在一起,讓濱城區的普通消費者只能望價興嘆。但這種境遇在去年的水產品市場中有所改觀,這得益于市場營銷方式的創新。首先,很多水產品經營商推出了水產品和海鮮加工業務,顧客可以直接將從市場中買好的水產品及海鮮帶到商家進行加工,商家收取一定的加工費,讓很多不懂水產品及海鮮烹飪知識的消費者吃到了質優價低的海鮮。其次是水產品禮盒首次亮相,帶來水產品市場新商機。在濱城銀座購物廣場、華聯超市、百貨大樓超市等大型的超市里去年春節可以看到不同種類海鮮拼裝而成的水產品禮盒,過年過節送海鮮,送名貴水產品,不少消費者都感到很新鮮。水產品歷來是健康食品的首選,這種水產品禮盒讓“過節送健康”成了新時尚,成了濱城區水產品市場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