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收網!”安慶市大觀區臨江村漁民孫言柱一邊讓妻子降低船速,一邊拉網。不多時,一條條20厘米左右的長江刀魚和喬丁魚就被漁網帶到了船上。孫言柱興奮地說:“這些魚比禁漁前大了不少,這一網可以賣三四十塊,一天掙一百多塊應該沒問題。”這是孫言柱禁漁期后撒下的第一網,如此的捕獲量讓他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信心。
30日12時,為期三個月的長江春季禁漁期全面結束,休整一新的長江漁民開始出江捕魚。
充足的水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長江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近年來,隨著長江經濟帶的迅猛發展,長江漁業生態環境受到多方面威脅,長江漁業資源已嚴重衰退,許多水生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為保護長江漁業資源及其生態環境,農業部決定,長江從2002年開始試行禁漁,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實施禁漁期制度。禁漁范圍涉及沿江10省(市)的8100多公里江段。時間是:云南德欽縣以下至葛洲壩以上水域為每年2月1日12時至4月30日12時;葛洲壩以下至長江河口水域為每年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
據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監測數據顯示,禁漁6年后,魚類個體增加,單位產量提高,生物多樣性指標明顯好轉。一些珍稀水生動物如江豚、胭脂魚等資源量也相對穩定。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