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順港合作,順德農產品供港是個饒有興趣的話題。
你知道嗎,香港市場上的淡水魚,有一半的份額來自順德,平均每天的供貨量80噸;香港市場上的竹絲雞,90%來自順德,年供貨量120萬羽;順德年桔、時花源源不斷輸往香港,舉世矚目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其外圍部分綠化工程就是順德人做的。
水產、家禽、花卉,是順德農產品供港的主要品種,而且在當地都有響當當的名氣。
品質管理贏來市場份額
市場靠聲譽來贏取,聲譽又是如何得來的呢?順德、香港一衣帶水的聯系使農產品供港有了深厚的歷史積淀,順德區農業局局長岑偉垣介紹說,在計劃經濟靠配額出口的時代,順德每年輸往香港的四大家魚達到3萬噸,占整個市場的75%份額,在那個時候,順德是經濟作物集中的產區,河網密布使淡水養殖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產量高、水質環境好,順德魚“游”上港人餐桌,也就不足為奇。2001年,隨著四大家魚出口配額制的取消,競爭日趨激烈,順德總量沒少,份額少了,但仍保持在50%左右。竹絲雞呢,金港珍禽養殖場的李洪杰、李洪景兄弟對記者說,從他們的父輩開始,就做出口香港的生意,順德竹絲雞在香港市場的霸主地位至今無人能撼動。順德花卉在香港也久負盛名,每年3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花卉博覽會上,順德都是“享受”省會城市的待遇,與昆明、北京等城市一同展出,因從區內外多個口岸過關,其出口總量已無從統計。
品質是順德農產品穩固香港市場的另一大因素,在順德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之間,已樹立起利益共同體的理念,即質量不僅涉及到消費者的身心健康,也關系到輸入方的生死存亡。正是這種理念,使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在順德能夠得到有效執行,使順德供港農產品,從源頭的種苗開始到賣到市民手上,自始至終都有一整套嚴密的質量監控體系。也因為規范化的管理,催生出一批農產品養殖大戶、流通大戶和深加工大戶,這些企業不僅經受住了孔雀石綠、禽流感等風波的考驗,而且在順德農業產業中起著龍頭和示范作用,形成了這一產業“公司+基地”的模式。
監控體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
在位于大良的生生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錫標的辦公室,一幅“年年有漁”的字畫格外引人注目。順德農業“公司+基地”的模式,在這家企業體現得特別明顯,順港農業合作在近幾年間不斷走向深入,在這家企業也體現得尤為充分。
順德日均80噸的淡水魚出口中,有50多噸來自“生生水產有限公司”。洪錫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得最多的就是供港農產品的質量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監管體系,“做這一行,絕不只是想賺多少錢的問題,更要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他是這樣理解“利益共同體”這個概念的。他說,供港水產品在監管上較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個供港水產養殖場都要經CIQ注冊或備案及香港衛福局認可,必須確保對每一個環節監管到位,才有資格踏入這個門檻。目前生生公司已有注冊水產養殖場11個,備案水產養殖場7個,中期水產養殖場17個,注冊水產品加工廠1個,備案魚苗培育場1個。
水產養殖面積2萬多畝,全面實行統一種苗、統一基地管理、統一用藥標準、統一飼料、統一采購、統一物流的監管模式。這家企業也從“公司+基地”上升到“公司+基地+標準化管理”這樣一種格局。從源頭防范藥物殘留,確保輸港、澳水產品的質量安全。
科技提升供港農產品競爭力,洪錫標深深認識到這一點,這幾年,生生公司先后與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所科研院所合作探討食物安全課題,一則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二則強化自身的檢測能力,提高自控水平,公司已被省科技廳命名為健康養殖科技示范基地。
將監管與快捷通關一塊“打包”運行的國通供港澳農產品中轉中心為順德農產品供港提供了一個大平臺,對此洪錫標也深有感觸。他介紹說,經CIQ檢驗檢疫合格的魚從注冊水產養殖場裝車封鎖用專車運送到國通物流城后,經過深層凈化處理,由CIQ現場隨機抽樣檢測合格后裝車封鎖,用低溫保鮮貨柜車經深圳直達香港。省檢驗檢疫局、香港衛福局和漁農署5位官員組成的考察團,專門來到國通物流城,對順德這種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據悉,這種模式將在全省推廣。
兩地農業合作引向深入
生生公司2005年將總部遷回順德,洪錫標說,是這里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公司的進駐,當地各職能部門,特別是農業局和檢驗檢疫局領導多次蒞臨公司指導工作,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貼心周到的服務讓公司在順德扎下了根。無獨有偶,這幾年間,有一批與香港相關聯的農產品養殖、物流和深加工企業落戶到順德來。將冷凍食品生意做到世界上多個國家的順德鄉親伍時就就是其中一個,他在順德投資的7個項目,包括水產品養殖、出口和食品加工。目前,又有一個來自香港的國際財團意欲進軍順德,進行水產品的工廠化養殖。“這個項目引入,將帶來順德水產養殖業的一場革命,將對順德農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岑偉垣說,這個農業生產工業化的項目會提高整個順德水產養殖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整個養殖業的產出率。他表示,不管是內需還是出口,順德農產品都需要有一批龍頭企業,有一批叫得響的品牌來支撐和帶動。和工業一樣,香港是順德農產品出口和新技術引入的一個橋頭堡,香港是一個消費性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今后,要通過順港兩地不斷深入的合作,提高順德農產品的競爭力。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