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扣蟹培育水體是一個半封閉的環境,應激因子較其他水生動物復雜,養殖水體的自身污染,應激因子作用呈加強性、累積性和長期性。扣蟹累積性應激,導致慢性應激性疾病,易被忽視,由慢性應激性疾病而繼發的病原性疾病易造成扣蟹養殖戶的誤診,同時治療也比較困難。因此,扣蟹培育期的應激防控技術好壞是決定產量、產值和經濟效益高低的關鍵。目前,正值大眼幼體投放的關鍵時期,現將扣蟹培育應激防控技術提供給養殖戶和技術指導員,供大家參考。
一、扣蟹培育的物理性應激
應激原:溫度、光照、振動、噪音、暴雨等。
應激反應:亂爬、轉圈、翻轉、顫抖、痙攣、昏迷、爭斗、體色變化、悼爪等。
特點:除扣蟹對物理因子的生理耐受極限外,大多為急性變化而至應激,消除不良因子,應激反應即可緩解,反之急性應激可導致扣蟹死亡。
預防:扣蟹培育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養殖經驗,恰當地掌握大眼幼體投放前的池塘水溫,使池塘水溫與大眼幼體苗袋的溫度一致,高溫培育期間要做好水草的養護,適時補植(割除)水草,適時添加清新河水,扣蟹培育池塘邊不要經常行走,防天敵要用天網,不能敲羅、燃放鞭炮,盡量減少振動與噪音,雷雨季節要做好前、后期的水質管護,盡量減少物理性應激。
二、扣蟹培育的化學性應激
應激原:溶氧、酸堿度、鹽度、有機質含量、污水、有機磷農藥、漁藥、及大眼幼體自身污染等。
應激反應:爬行慢、翻肚、痙攣、悼爪、鰓絲發黑、鰓絲發紅、體腔腹水、肝腫大并腐爛、肝色淺或充血、膽囊大色淺、吐黃水等。
特點:急性應激,癥狀表現在鰓部、爬行上,不脫殼,長期應激主要表現在內臟中毒性病變。
預防:更新觀念,走健康養殖與生態養殖的道路,化學性應激疾病的預防,主要是嚴格控制藥物的使用,在特殊情況時可以用中草藥代替化學藥物,以減少化學物品給扣蟹苗造成的內臟損壞。
三、扣蟹培育的生物性應激
應激原:密度、食物、病原、敵害等。
應激反應:(除病原外)爬行速度緩慢、食欲下降、脫殼期長、爬行怪異等。
特點:不易及時被發現,屬慢性應激,故治療困難。
預防:根據養殖戶的平時養殖經驗,合理投放大眼幼體的數量,水質變化時,可以用生物制劑(光合細菌、EM菌、芽孢桿菌)進行調節,也可以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定期殺滅病原體,脫殼期間適當投放0.5%的磷酸二氫鈣,也可以在飼料中投放少量的甲殼粉和貝克粉,同時要做好天網工程和給排水管網工程,防天敵及其他外來入侵動物的侵害。
四、扣蟹培育的人為性應激
應激原: 飼料營養、操作、濫用藥物、投放沒有發酵的有機肥、放養隨意性、進排水隨意性等。
應激反應: 厭食、拒食、翻肚、體色變黑、脫殼難等。
特點: 抗應激能力、抗病力、免疫力處于最低狀態,易發各類疾病,治療難度大。
預防: 池塘生態環境營造、飼料質量的好壞是培育扣蟹成功的關鍵之關鍵,二者都要把握好,前者做好后,后者要考慮飼料質量的全面性,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配比的合理性,目前市場上有生物飼料供應,建議養殖戶可以試用生物飼料來代替目前的顆粒飼料。同時杜絕野蠻操作、做到科學放養、科學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