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按照國家農業部、省海洋與漁業局的部署,市農業局聯合市漁政支隊、市動植物防疫監督檢驗中心及斗門、金灣兩區漁業主管部門,開展了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的首次行動,對市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進行禁用藥物殘留的定性定量檢測。
此次行動中,相關人員深入到金灣區紅旗鎮,斗門區白蕉鎮、蓮洲鎮的塘頭,對養殖的水產品進行了現場抽檢。抽檢品種包括鯇魚、南美白對蝦、海鱸、斑點叉尾鮰、淡水石斑5個品種共計9份樣本。所有抽檢樣本將由市動植物防疫監督檢驗中心進行禁用藥物殘留的定性定量檢測。
隨著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我市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也在不斷加強。今年,除組織例行的農資打假行動加強對飼料、獸(漁)藥等漁業投入品的監管外,市農業部門還專門制定了《2007年度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計劃實施方案》,以加強水產品的監管。根據方案,今年我市的水產品樣品抽檢數量將超過30份,抽檢品種將涵蓋南美白對蝦、四大家魚、海鱸、尖吻鱸、金鯧魚、羅非魚、牡蠣等我市水產養殖的主導品種,同時還將對市內部分水產種苗進行藥物殘留檢測。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