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點半的時候,由于電壓不夠,我放在水池里面的增氧機燒了,下桿支線外的塑膠都被燒成粉頭狀了,僅昨晚江黃魚的損失近200斤,經濟損失估計不止2000元。”7月11日,記者到東坡區松江鎮新民村三組采訪時,一進村子,該組村民陳水清就焦急地說。
“我買的一千多塊錢的增氧機,放到水里3天就燒了,看著魚兒缺氧死了,心里著急啊。電壓不足的情況再不解決,我們的損失不敢想像啊!”同樣,該組水產養殖戶萬成林也是憂心忡忡。
電壓不足
魚塘缺氧嚴重
新民村三組是遠近聞名的水產集中地,全組300多人,有70多戶建修212畝的養殖水池,主要養殖胭脂魚、江黃、鱘魚等經濟魚類,養魚產值高達800多萬元,私家車有30多輛,是個不折不扣的“萬元村”。
最近由于天氣炎熱,水溫太高,導致水里缺氧,養殖戶們紛紛給水池里面安裝了增氧機,以防止因為水溫過高缺氧死魚。機器安裝上了,村民們遇到了新麻煩。由于電壓不足,增氧機經常超低壓運轉,水面噴不起來,池水與空氣交換氧氣嚴重不足,缺氧死魚成為最近村民最煩惱的事。記者來到該村采訪時發現,村民們臉上都掛滿著擔憂和無奈的神情。
據不完全統計,6、7兩月該組已經屢次發生因電壓不足,燒壞增氧機60多起,平均每戶水產養殖戶這兩個月損失經濟3000元,“電壓不足,水噴不起來,交換不了氧氣,魚兒很容易死掉。而且過一段時間魚兒再長大些了,需氧量更大,電力不足的問題還不及時解決的話,我們養殖戶的損失更大了,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不能踏實睡覺。”村民們都表示出普遍的擔心。
老設備新要求
遺留問題作怪
據陳水清講,電壓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引起的。一是該組的變壓器所能承擔的負荷太小,2002年農網改造時該組安裝了一個30千伏的變壓器,后來不能滿足需要,村民自籌資金2萬多元,買了個100千伏的變壓器委托供電部門安裝。由于養殖戶過多,夏季居民用電量增大,每到中午、晚上的時候,各池子中的增氧機發動起來,家中連電風扇都轉不起,而且電壓嚴重不足,水面噴不起來,水里魚兒缺氧嚴重;另一方面是該組的電線嚴重老化,且電線不標準,進線的電流量多數為3.5安的老線。老化的電線和負荷不夠的變壓器,經常造成電線燒斷、短路,燒電機等事故,電力成為了制約村民養殖發展的“瓶頸”。
“要是電壓足了,我們組今年的總產值達900萬元都沒問題。”村民全福貴無奈地說。
多管齊下
積極協調解決
由于電力不足,為了翻動水面,制造水波給魚兒增氧,現在有的養殖戶采取人工攪動水面,每天聘請上十人用工具進行人工制造波浪,讓水流動交換氧氣;有的則采用發電機發電,但是兩者均不劃算。前者耗費體力,魚兒容易受驚,且光每天工人伙食費就得上百元;后者每天上百元的油料錢也讓養殖戶支撐不了多久。
記者詢問了我市電力部門,據眉山電力公司農電部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二期農網改造后,農村電網運轉有所好轉,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用電量越來越大,負荷大的問題又暴露出來了。目前,他們正在積極研究、協調解決養殖戶反映的用電問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