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是農歷六月初一,一般要到六月十五左右才能吃到的“六月黃”小螃蟹,已經在江城餐館高價上市了。不過,作為嘗鮮貨其消費量并不大。業內人士提醒,國內“六月黃”養殖量非常少,不排除商家用越冬小螃蟹來冒充“六月黃”,消費者選購時需多加留意。
“六月黃”悄然上市
昨晚,在漢口寶豐一路王福記龍蝦館里,正在售賣的“六月黃”賣價58元/只,少數餐桌上出現幾只清蒸的“六月黃”,雖然身處小龍蝦的包圍中,依然分外惹眼。
“因熟客想吃才備了一點貨,畢竟價格不菲,來吃的都是想嘗個鮮,解個饞。”該店老板說,才開賣沒幾天,每天能賣出幾十只。
老板介紹,店里賣的“六月黃”產自江蘇洪澤湖,比市面上多數僅1、2兩重的個頭要大些,進價也高出不少,批發價在120元/斤。在漢口后湖一家餐館,徐女士點了一份90元的香辣蟹,螃蟹數量不多,個頭也小。“店員說都是1兩多重的小螃蟹,嘗個新鮮味吧。”徐女士笑著說。
除了餐飲店外,網上“六月黃”賣得也不錯。記者在某購物網站輸入“六月黃”,立即蹦出2000個寶貝。不少商家打出“陽澄湖大閘蟹六月黃”的旗號,售賣的螃蟹多為8只裝,售價在200—500元。
“六月黃”貨源有限
市場上這些“六月黃”到底靠不靠譜?本地養蟹業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江浙地區和東北地區確實有少量的小螃蟹出水上市,因價格較高,本地少有人進貨,因此,不排除一些商家拿越冬的小螃蟹當今年的新蟹來賣。
江夏梁子湖的一位螃蟹養殖戶告訴記者,“六月黃”一般生活在春夏氣候較高的江蘇、福建等地區,這些年東北的遼河流域因為投放的蟹苗非常小,也有“六月黃”出水,但不管是南邊還是北邊,“六月黃”上市量都非常小。
湖北省河蟹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炳生對“陽澄湖六月黃”有他自己的看法。“市場上確實會有一點,但肯定不是陽澄湖的,應該是來自湖附近的小水塘或者小湖泊的人工養殖場。”他說,“六月黃”都是公蟹,個頭小,多在2兩以下,經濟價值遠不及大閘蟹,而且陽澄湖面積小,并不適合養小蟹,消費者在選購時,務必小心。
此外,有養殖戶也表示,有些在去年投放的蟹苗,在12月左右越冬后就長不大了,正好現在撈出來當“六月黃”賣,只是價格相對較低。
“六月黃”難成氣候
按照規律,“六月黃”是在陰歷六月出水,換作陽歷應該是七月,想吃足量正宗的“六月黃”,還要再等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蘇州本地的“六月黃”上周開始零星上市,規格都在2兩上下,出水價格從20元/斤到50元/斤不等。不過,就算能賣到武漢來,數量也不會多。記者探訪幾家既賣蝦也賣“六月黃”的餐館了解到,小龍蝦生意正旺,香辣蟹只作為點綴,點單量并不多。
“這種小螃蟹在武漢難成氣候。”曾炳生說起“六月黃”就不以為然。“現在正是武漢吃小龍蝦的最旺季,既沒肉又沒黃的小螃蟹難成氣候,根本橫行不起來。”
原來,在湖北,“六月黃”基本沒有養殖,東北、江蘇等流域養“六月黃”的農戶也不多,“膏黃太少,蟹肉也不飽滿,可食性并不高,其實就是賣個噱頭,滿足一下人們嘗鮮的心理。”曾炳生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