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慶本地魚,鼓了大慶養殖戶的腰包,解了外地人的饞。大慶人只能吃從天津、沈陽等地購進的人工養的魚!笔行竽了a局水產科科長景勝天告訴記者。
本地魚純綠色、價高、量少,市民很難吃到。
為啥?物以稀為貴。
我市年產魚近7萬噸,除5萬噸是人工養殖的,有近兩萬噸是野生或半野生的。可是,這些魚卻被外地人早早地“盯”上了。還沒等出魚,外地人就已提前“搶”購了。大慶人吃的魚,多數是外地購進的。
本地魚是自然繁殖
本地魚,主要分布在杜爾伯特、林甸、肇源等縣的大水面。
每年的5月25日至7月10日,是魚的產卵期。這時,也是禁捕期,不能捕撈,也不能垂釣。
魚兒產卵,專門找水質好、有水草的地方。大慶的葦塘、泡子等穩定水域都是魚兒生長的好地方。
本地魚都是綠色的
本地的野生魚,靠吃天然的水生物生存,不需要人工飼養,它是純綠色食品。價格要比池塘養殖的高一些。
市畜牧水產局水產科科長景勝天透露:連環湖、石人溝、龍虎泡、大亮子及肇源縣的魚,都是大水面養殖的,屬半野生的。外觀上看,魚頭較大,魚身細長。而那些從外地引進的人工養的魚,基本上是精飼料養殖的,頭相對較小,魚身肥胖。
野生魚的品種也不少,有黃桑、鲇魚、鯉魚、鯽魚、黑魚、泥鰍等。
本地魚提前被“搶”
李春海,是常年在杜爾伯特縣連環湖訂貨的人。他告訴記者:“我是這里的老主顧,10多年前就倒這的魚到齊齊哈爾賣,盡管價格比齊齊哈爾當地魚價高出很多,但還是有多少賣多少。”
他還告訴記者,為了不讓貨源被人“撬”走,他每年年初,就與連環湖簽訂供貨合同,先交抵押金,出魚再少,都有他的份兒。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