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水產品已經被停止進口了。”這一消息已經在杭州水產市場中傳播開來。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出的通知,浙江口岸即日起暫停進口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水產品,其中8月3日后啟運的印尼水產品將被退回或銷毀。
近日,國內各口岸多次從印尼輸華水產品中檢出重金屬汞、鎘和禁用藥物呋喃西林殘留超標,以及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廣東檢疫部門還從印尼進口的急凍海鰻和魚肚中,分別驗出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
這些有害物質都會威脅人體健康。汞和鎘等金屬可能會造成神經損傷,并引發癌癥等疾病。呋喃西林殘留是一種抗細菌性物質,動物實驗證明它有可能誘發癌癥。
根據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印尼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每年進口水產品的銷售額大約有1.5億美元,其中印尼星斑和龍蝦是國內海鮮酒家的主要貨源。
這些水產品中包括杭州人愛吃的東星斑、老虎斑、龍蝦和帶魚等,進口急凍水產包括鮫魚、田雞和蛇肉等。在杭州市場上,由于要和本地東海帶魚區分開來,從印尼等地進口的帶魚通常被稱為洋帶魚。
除了洋帶魚,印尼黃魚也是消費量最大的進口水產品之一。杭州“清泉坊”餐廳負責人魏經理說,這幾年進口水產品的比重在加大,比如從美國紐約至阿根廷的大西洋水域出產的“大西洋黃魚”,以及價格和印尼黃魚差不多的緬甸黃魚等。
尤其在今年上半年,由于東海野生黃魚資源的日益稀缺,市場組織不到保鮮黃魚,緬甸、印尼等東南亞黃魚因當時價格便宜而走紅餐桌,現在價格也從每箱600元漲到了1200元,足足翻了一番。
暫停進口印尼水產品將使帶魚、黃魚兩類水產貨源受到部分影響。不過有商家表示,由于有澳洲和東南亞地區緬甸、越南等國的替代貨源,這一措施并不會對本地餐飲造成很大影響,杭州人照樣可以吃到東南亞進口的帶魚和黃魚。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