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秀洲區獲得農業部2007年度國家級青魚標準化建設示范縣(區)項目,這在全市尚屬首家。該項目建成后,項目核心示范區的青魚標準應用覆蓋率、標準入戶培訓率、養殖投入品經營檔案管理率、青魚生產與經營檔案管理率、產品商標注冊率、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率等均將達到100%,項目區青魚產量與效益比非項目區提高10%以上。
秀洲區現有青魚養殖面積1萬余畝,通過采取“協會+龍頭企業+基地+漁(農)民”的養殖生產管理模式,全區已初步形成一個涵蓋原種、良種、標準化生產、淡水魚深加工及產品銷售等領域的青魚產業體系,實現苗種良種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化、產品安全化,從而實現了青魚產業的質的飛躍。如今,秀洲區已建起了國家級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省級青魚良種場、省級青魚標準化示范基地、青魚加工市級龍頭企業,注冊了“嘉荷池青”、“麟溪”、“漣泗蕩”、“梅家蕩”等商標,其中“嘉荷池青”為省著名商標、市名牌產品和市著名商標、“漣泗蕩”為市名牌產品和市著名商標。“嘉荷青魚及其制品”還于2005年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注冊證書。目前全區每年可提供青魚等原種3000組、青魚良種3000萬尾、無公害青魚4000噸、無公害青魚干10萬條,每年漁業產值達6000萬元,青魚養殖生產與加工已成為當地漁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農戶們標準化養殖青魚,從源頭上確保了我們公司所加工的青魚干無公害,有利于實現農戶和公司的雙贏。”嘉興市荷花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天生說。為了做大做強青魚產業,秀洲區通過申辦國家級原種場、省級良種繁育場等辦法,從苗種環節控制和提高青魚的養殖質量。2002年,嘉興市養魚場投資213.78萬元,在位于王江涇鎮的梅家蕩國家商品魚基地建成青魚良種繁育場,2004年通過省級良種繁育場驗收,設計年產良種青魚苗8000萬尾。目前,秀洲區的青魚養殖戶絕大多數已選用省級良種繁育場品質純正、不容易感染疾病的魚苗。
據悉,2004年區水產行業協會承擔了省級青魚標準化推廣實施示范項目,建成面積4000畝的省級標準化示范區,為全區青魚標準化養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從今年開始,秀洲區計劃用3年的時間,在全區建成面積8000畝的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其中在梅家蕩建成核心示范區4000畝。通過3年的努力,切實提升青魚的質量安全水平、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