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Intrafish 9月9日報道:阿拉斯加魚糜仍是德國市場海產品消費的主力軍,而鯰魚銷售下滑,退出海產品銷售的前五名,取而代之的是鱒魚產品。德國水產加工廠中22.3%的加工原料為阿拉斯加魚糜,重量約為200萬噸,但該數量低于2012年的25%。鮭魚原料比重占17.1%,鯡魚占16.2%,金槍魚占14%。鱒魚占5.1%。
由于冷鮮海產品備受消費者喜愛,冷鮮海產品的利潤從10%增長至14%,而新鮮魚類產品現在也在農村地區出售。盡管海產品在德國的人均消費量在減少,2011年人均消費量15.5公斤,2012年為14.8公斤,2013年減少至13.7公斤,但海產品在德國市場的供應基本保持平穩。
波蘭魚糜對德國的出口收益為8.028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17.1%,越南魚糜的市場份額占4.2%,美國魚糜占3.8%。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