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人員須撤離沿海危險區域
今年第13號臺風“韋帕”可能正面襲擊我市的消息傳出后,市海洋與漁業局昨天發出防臺緊急通知,要求全部出海漁船進入抗臺錨地避風,所有涉海人員及時撤離沿海危險區域。
通知要求,根據防臺預案,各地有關部門要組織、檢查、督促轄區內漁船、養殖戶、漁業設施做好防臺工作,停止涉海休閑漁業活動,及時撤離沿海危險區域的養殖漁民和小型漁船船上人員。目前正值伏季休漁結束后的開捕期,漁船都在海上作業,各地要督促本地出海漁船及時回港避風,引導漁船進入抗臺錨地避風,并落實有關漁船防撞措施。
據悉,自本月16日伏季休漁結束后,象山、奉化、寧海等地共有3500余艘漁船先后出海捕撈。截至昨天下午4時,出海捕撈作業均在接到緊急通知后陸續返航,其中已有30%漁船進入了抗臺錨地避風。
海事部門昨日宣布
寧波水域進入三級防臺
昨天9點15分,寧波海事局宣布轄區進入三級防臺,寧波水域嚴陣以待防抗今年第一個可能正面襲擊寧波的臺風“韋帕”。
到昨日下午4點,寧波水域共有2000多艘船舶在港避風,其中1000多艘為漁船。據悉,金塘大橋有76艘船舶在施工,杭州灣大橋有6艘船舶在施工,從中午12點開始,這些船舶開始陸續撤離施工水域,選擇合適的錨地避風。
進入三級防臺后,寧波海事局已要求港口調度部門嚴格控制大型船舶進港,港區內的船舶也要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海事執法人員目前在轄區重點部位檢查防臺措施的落實情況,督促、指導船舶開展防臺工作。寧波船舶交管監控室也加強了值班力量,組織船舶選擇合理位置避風,有效控制錨地船舶密度,并重點加強了對危險品船舶的監管。寧波海事局將及時通過短信平臺發布臺風預警信息,相關單位和船舶要根據臺風信息采取相應安全措施。
城區啟動防汛防臺應急預案
工地傍晚6時前停止施工
昨天晚上,城區防汛領導小組召開緊急會議,對防汛抗臺工作進行了緊急部署,城區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同時啟動。
據了解,從昨晚起,城區相關部門已加強了值班制度,隨時準備進入搶險救災狀態。作為防汛抗臺的前哨,城區12座雨水泵站已進入待命狀態,隨時準備開啟進行緊急排水;泵站遠程監控系統也投入運行,對興寧橋東、甬江大橋東、柳汀立交橋等城區易積水地段的道路積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根據部署,今天傍晚前,三區和建設部門將完成對危房、工棚、低洼積水地段的檢查,對存在隱患的進行整改,來不及整改的將落實人員撤離準備工作,必要時立即進行人員轉移;建設部門還將對塔吊等高空設施進行檢查加固,所有工地在今天傍晚6時前停止施工。園林部門做好城區3年以下樹木的防臺支撐工作。工商和城管部門將全面檢查戶外廣告,對高空廣告進行安全加固,存在隱患的將盡快拆除。
防汛防臺期間,城市排水公司將對老三區的主要管網和路面積水情況進行巡檢,市政部門將及時開啟排水閘門,保證排水管道暢通。城區內河部門在臺風來臨前調低市區內河水位。
電業部門部署臺風防御工作
確保重點單位電力供應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王嵐)今年第13號臺風“韋帕”預計今天到達浙江東部沿海。寧波電業局目前已全面部署了臺風防御工作,并要求做好防止變電所全停的預案。力爭通過“防、避、搶”,順利完成本次抗臺任務。
昨天下午,寧波電業局下發通知,要求所屬供電部門做好重點單位、重要部門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做好防汛部門、各排澇泵站的電力供應,在臺風前對以上電力設施進行一次專題檢查,確保備用電源的可靠投運。
通知還要求各級調度部門認真做好事故預想,加強通訊值班,在臺風前加強輸電線路高頻保護和高頻通道的檢查和管理。及時做好變電所應急照明的準備。
各供電局還將抓緊時間做一次全面檢查,做好防洪措施和防汛抗臺自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的整改。
國土資源部門進入戒備狀態
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
中國寧波網訊(馮軍國南建強紹華)為進一步做好第13號臺風“韋帕”期間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昨日下午5時,市國土資源部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落實各項防御措施,各級地質災害防治人員要迅速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同時認真分析地質災害易發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預防重點,積極開展巡查、監測、預警等防范工作。
昨日下午起,全市國土資源部門有關工作人員已按要求進入戒備狀態。在臺風影響我市期間,國土資源部門將會同氣象部門,每天開展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當出現3級以上地質災害等級預報時,通過寧波電視臺、寧波氣象信息網、市國土資源局網站等媒體發布預警預報。同時,啟動了市、縣、鄉、村、點五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采用手機群發的方式,將信息發給群測群防責任人及受地質災害威脅的重點地區村(居)民,提醒其進入相應的應急狀態。
寧海
2000民眾安全大轉移
中國寧波網訊(寧海記者站方敏陳勇周武軍)臺風“韋帕”步步逼近, “韋帕”風力強,降雨量大,預計給寧海縣帶來過程雨量達到300毫米,部分山區將超過400毫米,風力將達到10到12級,極易引發各類地質災害。根據這一情況,寧海縣委、縣政府把地質災害點、危房戶的轉移,以及屋頂水庫的防范作為防臺工作重點。從昨天下午開始,沿海鎮鄉的人員轉移工作已全面啟動。
寧海縣共有地質災害點90多處,其中容易引發事故,須重點防范的有30處,大都分布在西部的桑洲、岔路、黃壇、一市等鎮鄉,涉及1000余戶,2000多人。縣委、縣政府要求每一個地質災害點落實專人負責,做到24小時巡查,發現險情及時上報,確保生命財產的安全。
從昨天下午開始,縣委、縣政府組織50多名“三防”干部,分13個組深入到全縣各鎮鄉指導抗臺防臺工作,督促落實防臺的各項措施,重點檢查人員轉移情況。昨天下午,記者隨檢查組來到地裂較為嚴重的桑洲、一市等鎮鄉,一市鎮把轉移1000多個海邊養殖戶作為重點,通過鎮廣播及時發布臺風消息,鎮干部下村挨家挨戶動員,確保不留死角。桑洲鎮對全鎮14個地質災害點全部落實了具體的責任人,4個轉移重點村由書記、鎮長親自負責。地裂村黃羅洋、上山陳的村民轉移工作也已有序開展,預計到今天中午12時前全部轉移完成。同時轉移戶的吃飯、睡覺以及生活用品等都已落實專人負責。
由于各大水庫水量較滿,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各大水庫進行緊急泄洪,及時降到安全水位,對病險水庫要做到空庫運行。各鎮鄉根據實際情況以“巡邏隊”“呼喊隊”等多種形式進行24小時巡查,一有情況及時匯報,確保水庫安全運行。
象山
啟動防臺Ⅰ級響應
昨天上午,象山縣委、縣政府向各鎮鄉(街道)和有關部門發出緊急通知,啟動防臺Ⅰ級響應。
昨天,縣三防辦5個工作小組分赴全縣各地檢查指導防臺工作,重點對水庫特別是屋頂山塘水庫、海塘、水閘、危房戶、養殖戶、漁船避風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采取各種防范措施。該縣建設、水利等部門對城區新客運中心工地內白石涇河及時進行疏通,以確保城區排洪暢通。丹東、丹西街道已專門準備面包車、騰出數間教室,隨時準備安置危房戶及民工。該縣建設、城管等部門還對在建、拆建的建筑危房、高空作業、戶外廣告牌、行道樹等進行了全面檢查和加固。
因為16日是開漁第一天,很多漁船在接到臺風消息后并未出港,部分出港的也已及時回港避風。截至昨天下午6時,象山縣4200余艘漁船、1.6萬余漁民全部回港避風;2.8萬只網箱全面加固,8000余名養殖戶全部得到通知,其中塘外養殖戶3200余人全部撤離上岸;海上休閑、旅游場所全部停止營業,并撤離了人員;危房戶及民工工棚戶5000余人已作好撤離準備。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