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這兩天全國各地氣溫明顯下降,作為冬天里最火熱的水產品之一,泥鰍的銷售情況有所好轉,不過這指的是我們常見的大陸泥鰍,這兩年養殖規模快速增加的臺灣泥鰍,在這樣冷的天氣里,市場銷售情況反而不樂觀了。
根據泥鰍行情數據顯示,12月3日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上一斤40-50條黃板鰍批發價格是16.5-17元/斤,一斤10條以內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5.5元/斤,一斤20條左右臺灣泥鰍批發價格是16.5元/斤。和上周相比,黃板鰍的批發價格下降了大概一斤五毛錢左右,一斤10條以內的大規格臺灣泥鰍價格繼續穩定在15.5元/斤,一斤20條左右規格小點的臺灣泥鰍價格反而報到了16.5元/斤。批發商表示,這兩天降溫降的厲害,上海城區溫度逼近零度,郊區溫度已經跌破零度了。根據往年的市場規律,氣溫下降的時候,泥鰍市場需求不會弱,主要是火鍋店生意回暖保證了泥鰍的銷量。不過從目前上海市場的情況來看,這個規律顯然不適用于臺灣泥鰍,“降溫之后市場里銷售的臺灣泥鰍活力明顯不如常見的黃鰍青鰍,這兩天南方臺灣泥鰍的供應量還是很充足,當天賣不掉的臺灣泥鰍壓貨壓到第二天的話,很多都出現了半死不活的情況,就很難賣出去了”。
據了解,由于養殖利潤豐厚,臺灣泥鰍這兩年養殖規模迅速增加。臺灣泥鰍以個體大疾病少生長快成活率高繁殖力強等優勢成為養殖戶眼中的“香餑餑”,尤其在南方受追捧的熱度非常高。前兩年因為育苗戶購買親本的需求量比較大,養出來的商品臺灣泥鰍非常好賣,價格也都在一斤二三十塊錢不等。不過這兩年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成品鰍供大于求,苗場購買親本的需求遠遠解決不了養殖戶的銷路問題。而南方人以前極少吃泥鰍,即便是在廣州等城市也有泥鰍銷售,卻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主要是民間放生對于泥鰍的需求量比較大,老百姓食用泥鰍也更習慣于一斤四五十條甚至更小規格,這兩年養出來的臺灣泥鰍開始到北方尋找銷路,主要還是像江浙滬以及華中西南等主要泥鰍消費市場。不過上述幾個主要的泥鰍消費市場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就是溫度越低消費量越大,主要是因為降溫刺激了火鍋店生意升溫,帶動了泥鰍的市場銷量。雖然目前并沒有絕對的證據表明臺灣泥鰍在抗寒性方面的不足,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過長途運輸的臺灣泥鰍,在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很難保證很好的活力,市場供應量充足的時候肯定每天都要剩余一部分到第二天繼續銷售,這樣就更難賣了。
今年臺灣泥鰍在全國范圍的銷路慢慢擴大,吃起來口感不錯的臺灣泥鰍卻始終因為個頭太大而無法得到尋常百姓的普遍認可,“主要就是因為個頭太大太嚇人了,其實肉質方面臺灣泥鰍和普通的泥鰍也是各有優勢,但是在同等價位的情況下,臺灣泥鰍就是無法和普通泥鰍競爭”。不過批發商表示,隨著臺灣泥鰍的市場認可度緩慢增加,以后泥鰍的價格可能會越來越低,“南方泥鰍養殖成本不超過十塊錢一斤,養殖速度又非常快,南方養殖的人多了,以后肯定還要降價銷售,這樣全國的泥鰍價格很可能就會被臺灣泥鰍慢慢拉下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