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對蝦出口開拓亞洲市場
湛江對蝦節簽約21億元閉幕,針對美國對華貿易壁壘走多元化出口路線
2007廣東(湛江)國際對蝦節昨日勝利閉幕。此次對蝦節不僅打出了中國的對蝦品牌,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資,簽約總金額達到了21.23億元。
簽約項目“跨國婚姻”近半
筆者了解到,在對蝦節當中的簽約儀式上,來自中、日、韓、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60家企業簽訂經貿項目30個,簽約總金額達到21.23億元。其中有投資項目2個,金額1.3億元;貿易項目28個,金額19.93億元。
30個簽約項目中有16樁“跨國婚姻”,來自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我省企業簽訂了價值9.05億元的合約。業內專家認為,此舉體現出本屆對蝦節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勾勒出廣東對蝦出口的多元化路線。
在上述16個貿易項目中,湛江企業成為我省企業參與國際對蝦貿易的領頭羊,參與了大多數“跨國婚姻”。如雷州北部灣水產公司與韓國三聯水產公司簽訂連頭蝦購銷協議,徐聞海浪水產養殖公司與馬來西亞賽科公司簽訂了蝦仁購銷協議,湛江國溢水產公司與日本阪和興業株式會社簽訂真空蝦仁購銷協議。
拓寬國內市場也是當務之急
此次與廣東企業簽約的國外企業,多數來自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與會的多名國內水產專家認為,在當前美國等水產輸入大國貿易保護措施日益苛嚴的情況下,廣東對蝦出口企業開始走多元化的出口路線,開拓更多國際市場,在東亞、東南亞及港澳臺等市場上加大了營銷力度;與此同時,拓寬國內對蝦消費市場,特別是開拓北方市場也是廣東對蝦產業的當務之急。
據悉,我省近幾年開始全面擴大跨國漁業合作與交流,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與東盟特別是菲律賓、泰國、文萊、馬爾代夫、馬來西亞等國的漁業合作不斷深化。我省還多次在周邊地區、國家舉辦水產專業展覽會,吸引國外企業參與我省對蝦貿易,并投資我省水產行業。但像“2007廣東(湛江)國際對蝦節”這種規模的專業對蝦展會,在國內尚屬首創。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當前是我省對蝦產量的歷史最高峰,同時也是我國對蝦出口面臨嚴峻形勢的時刻。通過舉辦對蝦節這類專業展會,宣傳中國對蝦品牌、讓國外消費者客觀了解中國對蝦的品質,是我省對蝦產業主動出擊,應對國際貿易新局面的重要舉措。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