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提到大學生創業,可能很多人會說肯定是干高新產業的,但是現今很多大學生創業是涌向了農村,當起了農民。浙江海洋學院的王小軍、賀龍興、胡秀峰、賈興魯4名大學生在給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的想法促使下走到了一起,并開始了他們的水產養殖事業。
現今,舟山的水產養殖主流是大黃魚、梭子蟹等海產等高大尚的餐桌必備美食,而浙江海洋學院的4名大學生排除了這些高大上的產品,反而養起了泥鰍。雖然養殖泥鰍算是規模較小的養殖,但是對于來自農村“泥鰍4兄弟”而言還是存有一些壓力了。
第一是資金的壓力。土地承包費、設備投入費、基地改造費……估算下來,創業成本居然高達40萬元之多,于是“泥鰍4兄弟”想自己的親朋好友一遍又一遍地講述創業方案,終于湊齊了40萬元,在2013年3月,于白泉鎮小展社區承包下20畝地,挖塘搭棚,正式開啟了養殖泥鰍的計劃。
雖然,“泥鰍4兄弟”在大學期間跟著導師做過泥鰍養殖的課題,對傳統泥鰍養殖存活率低的難題有所突破,但是現實中的泥鰍養殖還是殘酷的。比如說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啟動資金地全部支出,導致沒有其余資金去支撐生活所需,幸而在萬難之時胡秀峰提出在養殖場里種些蔬菜,自給自足。但計劃的自給自足是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塘埂上種滿的西紅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種蔬菜產量驚人,于是,他們把蔬菜賣掉,購買更多泥鰍苗。
另外養殖泥鰍也會有意外出現,2013年6月,首批泥鰍出塘在即。一天夜晚,養殖場突然停電,為泥鰍塘增氧的一個水泵停止運轉近一個小時。等巡夜的賀龍興發現異常時,整整一塘泥鰍、近10萬條都死了。這一次讓“泥鰍4兄弟”損失慘重,但他們憑著一股韌勁,硬是熬了過去,他們總結經驗,給之后泥鰍事業越干越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泥鰍4兄弟”的養殖事業中有艱苦也有收獲,過6年努力,王小軍等人在浙江海洋學院碩士生導師儲張杰博士的帶領下,突破了泥鰍育苗的關鍵技術——泥鰍幼苗敵害豆娘幼蟲的防控。利用人工育苗技術、開口餌料技術和敵害防控技術等三大核心優勢技術,泥鰍成活率從5%提升到了50%,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
2014年1月,“泥鰍4兄弟”接到溫嶺客商的第一份大額訂單,并正式注冊成立“舟山臺島鰍業有限公司”,接下來更是訂單滿滿,目前,他們的市場已經開拓到了韓國、日本等海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