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自從2006年歐洲鰻被登錄于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后,必須獲得國家授權機關的許可證明才可出口。在EU決定全面禁止歐洲鰻出口前,中國大陸在數年前進口其鰻苗進行養殖,然后附上證明書再出口到日本,然而由于其進口的歐洲鰻苗均已養成且商品化,迄2014年12月中旬為止,附有CITES證明書的歐洲鰻苗只剩3,000噸。
從去年春天開始,環保團體的壓力越來越大,日本大規模的量販店、超市相繼撤出中國大陸產歐洲鰻制成蒲燒鰻的處理與販賣,但去年7月還是有1,200噸的進口紀錄,而以這批歐洲鰻為主力的中國大陸產蒲燒鰻在中小超市及其業務通路中消費活躍,失去這些貨源的今年夏天,其替代品將成為一大課題。目前由于去年中國大陸眾多的鰻魚池已放養了許多日本鰻而最被期待。然而與歐洲鰻相比,其鰻苗價格高,制成蒲燒鰻后,其價格難與歐洲鰻競爭,而且對已經習慣加工的歐洲鰻的量販店與超市而言,不論是從質量或味道方面,能否被消費者接受是這些商社所疑慮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