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短體蛇鰻背部呈現橄欖色,唇部無須,上下顎無法緊閉,牙齒外露。(圖:臺灣《聯合晚報》)
臺灣周邊海域生態豐富,不少生長在臺灣近海的魚類近來陸續被學界發現。臺灣海洋大學專家日前就發現兩種臺灣首見、在全世界從未發表過的海鰻“邵氏裸胸鯙”和“邱氏短體蛇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灣海洋大學專家陳鴻鳴表示,他和研究團隊,近年來一直在從事臺灣周邊海域和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樣性相關研究,希望發現新海洋生物種類。
其中,一種生長在臺東長濱到花蓮海域的邵氏裸胸鯙,陳鴻鳴查遍臺灣和全世界的學術文獻,都沒有發現記載。這項新發現今年已經刊登在海洋學刊上。
據了解,邵氏裸胸鯙是一種生長在臺灣東南海域約40多米深的海鰻。陳鴻鳴的研究團隊,目前已經累積有50多尾邵氏裸胸鯙標本,最大一尾體長60.8厘米,重約200到300克。邵氏裸胸鯙的活體標本有黃橙色的眼紅彩,有脊椎骨125到130個。
另一種也是全世界首見的“邱氏短體蛇鰻”,陳鴻鳴的實驗室目前只有一尾標本。這尾長83.1厘米、體重約300到400克的“邱氏短體蛇鰻”,是一名邱姓漁民在臺東長濱海域,從事底延繩釣時釣到的!扒袷隙腆w蛇鰻”的魚體背部呈現橄欖色,唇部無須,上下顎無法緊閉,牙齒外露,脊椎骨邵氏裸胸鯙少,只有126個。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