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美國之音”6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擴大漁船數量 中國是世界魚類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其捕撈或養殖的海產品約有一半出口到發達國家。與此同時,中國的海產品消費量全球最大。中國正在擴大漁船規模,努力為其國民和出口捕獲更多海產品。
某漁業咨詢公司負責人萊德貝特說,由于環境惡化和捕撈作業不規范,(中國漁民的)捕魚活動被迫將觸角伸向全球。中國目前擁有的捕撈船全球第一。2013年歐洲議會的研究估計,2000年至2011年,中國漁民年捕撈量是460萬噸。其中多數海產品來自非洲海域,其余的來自亞洲,少量來自中南美洲和南極洲。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所長詹寧斯表示,中國擴大捕撈海域的決定令其有機會擴大在利益有關海域的影響力。上月一家中國公司表示將把捕撈作業拓展到南極。該消息宣布正值中國在南極建成第四個科考站之際。與此同時,中國派遣兩艘大型破冰船以及飛機和直升機開赴那里。
不過,隨著中國漁船駛向世界,中國漁民也常因過度捕撈及與別國漁船沖突而受批評。(作者約翰遜·埃文斯,傳文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