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早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私人網站被黑,黑客組織"匿名者"在推特上發表聲明稱是他們所為,目的是抗議日本捕鯨。上周,日本決定恢復在南極海域捕鯨,日本一支4艘漁船組成的捕鯨隊前往南極海,預計捕殺超過300頭小須鯨。
科研之名能坐實?
鄭佳文:日本目前主要以科學研究之名繼續捕鯨,但國際法院發現,2005年迄今,管理日本捕鯨事務的“鯨類研究所”僅在期刊上發表過兩份報告。
胡迪:有美國媒體指出,在過去十多年中,日本一直在利用《公約》中的漏洞,聲稱捕鯨是科學探索,以獲得國際法庭的支持。但是澳大利亞在去年就指出,日本捕鯨并非出于科學研究的目的。日本平均每年屠殺了850頭水貂鯨以及50頭瀕臨滅絕的長須鯨。他們從來沒有透露是什么人以及在何時何地捕殺了這些鯨魚。
溫俊華:而且,隨著DNA檢測和遠程監測技術日趨成熟,鯨的年齡可通過采集耳垢推斷,脫落的皮脂、糞便、噴出的氣等都可用于采樣,沒有必要通過大量捕殺去進行科學研究。
捕鯨已是黃昏產業
胡迪:在日本某些地區,捕鯨文化仍然比較盛行。以千葉縣南房總市為例,他們每年都會邀請小學生觀摩殺鯨過程,并稱這是“歷史傳統”。不過,這背后還是強烈的民族情緒,外界越是不認可、越是反對,這些人反而越是堅持。
溫俊華:嗯,這也是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前幾年的日本媒體對捕鯨做了個民調,26.8%的人支持,18.5%的人反對,54.7%的人無所謂,可見真正在意捕鯨的日本人并不多,但國際反對聲音越大,他們越認為反對捕鯨是“日本受欺負,日本文化不被尊重”。
鄭佳文:雖然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說遠洋捕鯨是日本古老傳統,但日本人吃鯨肉開始流行其實是在二戰后。當時日本戰敗,國內肉品缺乏,鯨肉才成為人們喜歡的肉類。但到現在,鯨肉粗糙的肉質已經沒那么吸引日本人,很少人吃鯨肉。2014年的一份報告稱,日本民眾九成五幾乎不吃鯨肉。
溫俊華:捕鯨已經是黃昏產業,日本只有極少的港口有捕鯨船。從這個角度看,支持捕鯨絲毫不符合日本的經濟效益。過去20年,日本政府已補貼捕鯨業4億美元支撐這個夕陽產業,鯨類研究所過去5年也處于虧損狀態。
胡迪:據統計,日本國內擁有約4000噸冷凍鯨肉庫存,去年5月還從冰島進口了約2000噸。按照日本年鯨肉消費量約5000噸計算,即便今年依照國際法庭禁令停止南極捕鯨,日本人也不用擔心會立即吃不上鯨肉。而就長遠而言,日本鯨肉銷售量不斷下滑,人均年消費量不過幾十克。
為什么捕鯨能持續?
鄭佳文:捕鯨持續至今,政客以利益換取選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捕鯨業在日本涉及約10萬日本人的生計,而從事農林漁業和出身農村的選民是自民黨的重要支持基礎,自民黨自然會全力爭取這部分選票。
胡迪:對,除了10萬工人,日本僅太平洋地區就有捕鯨船1000艘。一直以來,日本人把一塊塊鯨肉,在捕鯨船上切割、沖洗、裝盒,然后送往各大超市和飯店。很長一段時間,鯨肉都是日本人攝入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不過,以“捕鯨之村”著稱的居民因長期食用鯨肉,被檢測出體內的水銀含量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
溫俊華:還有捕鯨產業背后的利益集團。有媒體挖出,支持捕鯨的兩個團體“日本鯨類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會社”,前者形同前水產廳官員的養老院,后者則是農林水產省的錢袋。
鄭佳文:文化也是主要原因。日本人喜歡食用各種魚類,有人認為如果日本在捕鯨上讓步,以后可能連鮪魚等魚類也被列入禁食名單,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日本的食魚文化。
胡迪:現在還有不少日本人緬懷吃鯨肉的時代,那種填飽肚子的幸福感無與倫比。而今,日本人早已經衣食無憂,完全沒有必要繼續捕殺鯨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