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青島市工商局 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了解到,今天天氣開始好轉,外來游客戶外游玩活動增多,投訴量比前兩天增四成,餐飲、購物成投訴重點。
母蟹下鍋變公蟹?
“點菜時明明承諾全是有黃母蟹,怎么上菜時就變成了沒黃的公蟹?”下午 1時許,上海游客蔣女士與丈夫到云霄路一家酒店吃飯,店員推薦了 98元一斤的大母蟹,“店員介紹說這種母蟹都有黃,而且味道鮮美。”蔣女士就點了兩只母蟹。
但當兩只螃蟹端上桌后,其中一只根本就沒黃,而且肉也很少。蔣女士找店主理論,店主卻以“有沒有黃要看你運氣好不好”來解釋。蔣女士一氣之下投訴到了“ 12315”。
工商部門在調解時該店方表示,店里只有 128元一斤的螃蟹才能保證有黃。工商部門警告該酒店,在經營時不得夸大其詞誤導游客。
“天價海鮮”狠宰客
下午3時許,上海游客王小姐撥打 12315稱,她在棧橋附近吃海鮮時被飯店“宰”了。
“我們點菜時要菜單,店主說沒有,我們也沒有看到海鮮的價格,點了3只螃蟹3個魷魚片,結賬時卻是 408元。”王小姐要求店主出示價格單,但店主卻拿不出來,只說“海鮮都是時令價”。
工商部門表示,商品標價屬于物價局管理,建議孫小姐跟物價局聯系,但王小姐等不及相關部門解決,就付了錢離開。
商場打起“擦邊球”
2日下午,游客李先生到中山路某商場花 360元買了個皮包,當晚經專家鑒定不是皮的。3日上午,李先生來到商場要求退貨,售貨員卻以“這是皮的,是二層皮,就是介于真皮和皮革之間的一種皮質”為由,拒絕退貨。
李先生投訴后,工商部門表示,商場在銷售時應該向消費者解釋清楚,不能打擦邊球。
消費陷阱頻“咬”游客
12315投訴記錄顯示,外地游客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餐飲、酒店住宿、購物消費方面,反映自己被坑被宰的占大多數。據介紹,黃金周期間,旅游景區的商業網點是消費陷阱密布的地方,“不少商販抓住了外地游客對本地不了解行情,停留時間短,來不及找相關部門處理等特點,伺機宰客。” (摘自中國食品商務網)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