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國食品產業網)“把海帶包在一個個小小的‘糖紙’里,扇貝丁也包裝得像圓形糖塊,還有珍珠貝、鰻果、海帶昆布、魷魚仔、蝦腸、蟹腸……”近日,這類小包裝即食休閑海產品一亮相,即吸引了廣大消費者和眾多商家的目光,在海鮮傳統業態長期“統治”市場的前提下,這種新出現的海珍品“第四種經營業態”無疑更豐富了我市的海產品傳統加工工藝和方法,填補了大連市場的空白。
大連海鮮出現“第四種業態”
據記者了解,大連海鮮傳統上一直以鮮活、冷凍和干制品三種經營方式存在,從2003年開始,即食、物理凍干等采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海產品開始出現,并經不斷完善,發展成現在的即食休閑類產品,業內人士將其稱為“第四種業態”。而將海螺、海紅、扇貝等大連傳統特色海鮮提升為即食休閑食品,并采用瞬間殺菌真空包裝技術將產品可以原汁原味地保存半年,這不但填補了大連市場的空白,在全國也尚屬首例。借著京連兩地政府搭臺開通大連海鮮綠色通道的機會,我市以“第四種業態”出現的休閑即食類海珍品也取得了“市場綠色通行證”,正在向北京以及全國各大城市銷售,許多外地人都能嘗到純正、新鮮、原汁原味的大連海鮮了。
今年4月,北京、大連兩地政府及工商部門簽訂了水產品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備忘錄,實行水產品準入機制后,大連海鮮市場需求不斷升溫。但鮮活海鮮不易保存且食用方法獨特甚至繁瑣,冷凍海鮮不易攜帶且影響口味,傳統的干貝丁、魷魚絲、烤魚片等干制品品種單一且不易咀嚼等缺陷開始顯露出來,制約了“大連海珍品”橫掃全國市場的腳步。
“傳統的烤魚片、魷魚絲等均采取大包裝,開袋后若一時吃不完即容易影響口味。”被大連市工商局確定為進京10家名優水產企業之一的大連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旭升告訴記者,這是他研究新型即食休閑海產品的動因。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即時海參”概念,并研發成功即食海參,完成了海參加工工藝的革命性創舉之后,他再次購進硬件設施,進行技術攻關,經過4個多月的嘗試,上品堂又出“杰作”。9月份在京連兩地工商部門組織的北京商家和大連廠家的“場廠掛鉤”對接會上,上品堂一下子推出了30多類包裝小巧的“美時客”休閑類海鮮,產品種類遍及牡蠣、蝦仁、夏夷貝等,撕開即食的“小零嘴”一下子引起了京城知名商家的采購欲望。如今,北京、哈爾濱、沈陽、長春等地的市民已吃上了上品堂推出的珍珠貝、大連海三寶、海八珍等口味正宗的即食休閑海鮮。
休閑海珍未來市場規模巨大
據悉,在我國,休閑食品早已不僅僅是兒童的“專利”,成為食品消費的重要內容。據統計,2005年全國休閑食品市場銷售收入達到2300億元,同比增長31%。但是,休閑食品的同質化傾向卻越來越明顯,表現在產品類別單一,薯類、谷類占大半江山。“作為一個大且快速膨脹的市場,中國休閑食品市場實在不應少了海產品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大連企業家有了如此共識。將海產品深加工成易被大眾接受的休閑產品,無疑為海產品拓寬了與外埠消費者接觸的渠道。這一方面利于大連海鮮闖首都市場,迎接即將到來的奧運商機,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與國際接軌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作為礎明集團子公司的大連華漁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華漁”魚腸就因其休閑定位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據了解,自從參加水產品對接會后,其品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實現了進入北京市場銷售的零突破。如今,其進入社區網點的數量已猛增到500多家。一個季度海鮮腸的銷量即達3000多箱。為滿足市場的需求,他們抓緊時機研發了蝦味腸、蟹味腸,增添了黃花魚、刀魚腸等,并于7月推向市場。最近,他們的麻辣蝦、香辣蟹等特殊風味系列腸也即將面世。業內人士預計,小包裝、便攜帶、低價位、高營養的休閑海珍,在未來幾年內的市場規模將不小于現在大連海參的市場規模。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