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議(TPP)是一重要廣區域自由貿易協議,涵蓋12個環太平洋國家: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美國及越南。協議經過七年的談判于2015年10月5日達成協議并公開。然而,美國和其他國家仍須獲得國會批準,因此離生效尚有一段路。
TPP以及跨大西洋貿易暨投資伙伴協議(TTIP,歐盟和美國正在協商)可以視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失敗后和中國實力持續增長的反應。美國政府認為TPP和TTIP是相伴的協議。在此觀點上,該二廣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可當作重塑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潛在領域。最重要的,如果2個協議獲得批準,它們可能成為未來其他貿易協議訂定的規范。
TPP包含幾個與漁業相關的部分。針對環境部分包含承諾依據國際最佳實踐維持基本海洋捕撈漁業管理制度。其次有關禁止對漁船捕撈過漁資源或從事IUU行為補貼的條文,呈現了漁業補貼規范底線的最小野心,繼而WTO未能實現其更寛廣的規定。環境部分尚包含了一系列措施,如設計打擊IUU漁撈和未管制轉載行為的監測、管控、偵察、遵守和執法。
TPP中海產市場通路,對會員及漁業界,包括鮪漁業而言非常重要。該項交易對加拿大和美國水產業有利,對渠等提供機會進入馬來西亞、新西蘭和越南市場,100%漁獲和漁產品的關稅將會立即徹銷,對日本而言則對92.6%的產品徹銷關稅。新西蘭的關稅徹銷是從最高適用的低基數5%進行,而馬來西亞和日本則是從15%、越南則從34%起向下逐年減少。然而,加拿大漁業及食品聯合工會提出關切,認為不清楚是否有利于加拿大漁民。
若TPP生效,日本將立即取消鮪魚罐頭的關稅(目前為9.6%,但泰國已占主導地位并免稅進口),以及鰹魚和黃鰭鮪關稅(目前為3.5%)。快速取消關稅的例外是黑鮪和大目鮪,須在十一年后達零關稅(目前為3.5%),除大西洋黑鮪在六年后達零關稅外。對日本生魚片市場影響有限,因TPP適用原產地規則(RoO),排除了日本主要供應國:臺灣、印度尼西亞和南韓所捕的魚。TPP RoO要求漁獲是在TPP伙伴國注冊、列名或登錄并懸掛該國旗幟的漁船所捕獲。不過日本也顧慮到有來自中國及臺灣的FOC漁船換成TPP國旗幟以低關稅進入日本市場。
以鮪魚、蝦和魷魚市場通路擴大而言,越南是TPP條款的潛在受益者,最終將進入美國鮪罐市場。美國協議在十年間對油漬鮪罐(通常為35%)和水煮鮪罐(超越配額時為12.5%),將逐年降低關稅至零為止。對越南而言,這與EU所簽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每年11,500公噸的配額相同。有鑒于最終皆能進入歐盟和美國的鮪罐市場,越南可能成為主要鮪罐制造國,倘其可采購符合RoO漁獲。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