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10時整,在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的指揮下,滿載著18噸各類海洋經濟貝類的4艘放流船只,沿著港口外圍水域一路投放,連云港港區首次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行動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市相關企業首次主動參與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當前,我市正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經濟,在不斷向海洋索取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注重對海洋環境的保護。為了增殖連云港近海漁業生態資源,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減少港口工程建設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市海洋與漁業局與其直屬的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所應邀承擔了連云港港口集團“59﹟泊位海洋生態放流”任務。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工作人員對放流貝類的種類、規格和比例進行了調查,精心挑選了雜色蛤、青蛤、毛蚶等3種海洋經濟貝類18噸,在港口外圍指定轄區內進行投放,并且在放流前對放流水域的水質進行了嚴格監測,確認已達到放流貝類的標準。
開展海洋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對由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大面積圍填海、海岸工程建設及濫捕等造成的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具有重要的修復作用。據悉,我市已連續多年在海州灣實施水產苗種增殖放流。此次連云港港口集團漁業資源增殖放流的成功實施,開創了企業主動參與增殖放流的先例,標志著我市涉海企業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意識逐步增強,海洋開發利用步入良性循環。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