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浙江晚報:昨天,蒼南漁民捕獲一條“黃甘”的消息傳遍當地某水產城。
昨天傍晚,在該水產城的冷庫里,記者看到了這條被漁民視為寶貝的大魚。大魚被冷藏在一個大木匣里,黃里透著紅,魚鱗有二三個一元硬幣那么大。魚長170厘米,魚身最寬的地方有41厘米,重50公斤。
據漁民介紹,10日下午5時許,他們在南麂列島以東的外海捕獲這條大魚,大魚離水不久就死了。大家過去都沒見過這魚,覺得它肯定值錢,于是就返航了。昨天上午上岸后,大魚被送到水產城。許多漁民趕來看熱鬧,有人說這可能是“黃甘”,但連水產城的漁業行家都不能斷定這是“黃甘”。
剛從浙江海洋學院畢業的學生林俐說,她去現場看過魚,結合相關資料,大魚學名應該是黃唇魚,閩粵人稱金錢鳘,溫州人稱“黃甘”,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系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黃唇魚主要產區在廣東沿海與閩南漁場,棲息于近海水深50米至60米海區,一般體長為1米至1.5米,大者重達50公斤以上。我市洞頭,南麂、北麂漁場及甌江口區曾有捕撈。
據資料介紹,黃唇魚是我國的特有魚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過去,黃唇魚被視為上等補品,尤其是魚鰾(俗稱“魚膠”),素有“貴如黃金”之說。
我市一水產專家看了這條大魚的照片后,初步判斷是黃唇魚,但他同時指出,要確定其是否為黃唇魚,還需到現場鑒定。對此,本報將作進一步的跟蹤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實物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罰款。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