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幾十年來,日本鰻族群受到過漁、棲地破壞、氣候變遷、疾病及人工構造物阻斷其洄游路徑等等因素,資源量大幅下降,2015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組織(IUCN)把日本鰻以及美洲鰻列入紅皮書的瀕危物種,在三個瀕危級別中屬于第二等級“不久的將來野生瀕危可能性較大的物種”。此后,美國與歐盟一直傳出有意在2016年9月下旬在南非召開的第17屆華盛頓公約(CITES)會議上,提案討論將美洲鰻與日本鰻列入附錄二物種,藉由貿易管制保護其天然資源,提案截止日為2016年4月27日。根據歐盟于4月27日寄給華盛頓公約組織的公開信表示,歐盟此次不會提案將日本鰻列入附錄二,但是提出要求,應積極調查與評估現有鰻魚屬的資源量與貿易現況,作為下屆(2019年)提案與否的參考。
公開信指出,臺灣、日本、中國、韓國等國共同同意的日本鰻資源管理措施(放養量上限),最大的問題是“違法交易情形令人相當憂心”。并指出東亞地區針對防止濫捕的管理體制并不完善。另外,由于歐洲鰻已經無法進行國際交易,現在美洲鰻以及熱帶鰻種在東亞地區取而代的成為需求急增的物種。因為信息不足,導致阻礙了有效的資源管理,所以具有公信力的研究及調查是必要的。
去年(2015年),日本、中國、韓國與臺灣四國共同創立一個稱之為“永續鰻魚養殖聯盟(AllianceforSustainableEelAquaculture;ASEA)”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負責推動東亞各國執行鰻魚資源的管理及養護工作,期待能有效管控日本鰻資源量。歐盟此次的要求,等于是將日本鰻是否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物種的爭議,宣告在下一屆會議中決戰。各國必須加快腳步,做好日本鰻的資源管理與養護,否則恐將難逃日本鰻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物種的沖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