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現在還經常給魚農做指導,有時還下水去看看魚。
11月正是鰱魚生長較快的季節,方剛心里老是惦記著到魚塘里去看看。以前厚街有魚塘13000畝,每到這個季節他都忙著為魚農指導,現在只有3800多畝了,不是很忙,但他常常覺得很失落。
鯉魚腦垂體用于魚養殖
55歲的方剛是廣東東莞厚街鎮珊美村人,在厚街農辦工作,他研究養魚已有36年了。曾自主研究出將鯉魚腦垂體打入魚體內促其排精,解決了魚塘里面的魚不能自動排精的問題,還用死草魚肝臟制成疫苗防止草魚死亡等技術,曾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方剛在1971年高中畢業后進入水產公司工作。1973年,他被送去湛江水產學院進修,研究淡水、海水養殖。1976年方剛畢業回東莞后,開始推廣人工化繁殖。那時候厚街人養殖的“四大家魚”只能靠自然繁殖,魚塘里面的魚由于不能自動排精,產量少,收入也少。方剛等人把曾在水產學院學過的把一種叫絨毛膜促性激素的激素打進魚的身體可以讓魚排精的知識加以運用,效果很好。后來再發現,鯉魚的腦垂體打進魚的身體也可以刺激魚,讓它排精,而且效果更好。于是加以推廣,這一推廣使得魚塘的魚產量大大提升。厚街養魚戶聞風前來購買。并且連福建、廣西、湖南、中山、順德等省市的養魚大戶都前來批量購買。
用死草魚肝臟制成疫苗
從此以后,方剛一發不可收拾,研究魚的勁頭更大了。厚街以前比較多咸水,草魚很容易得病。1983年,方剛下鄉去一些養魚戶看魚時發現不少草魚死了,他覺得很奇怪,于是把死草魚帶回去研究。經過查看書本并親自試驗,他發現用死草魚肝臟來做原料制作的疫苗對草魚的這種病很有效果。于是制造出了一批這樣的藥,當給草魚打下去后草魚全部不生病了。
疫苗后來在全市推廣,方剛還親自下魚塘給魚打針。“那時候一個小時可以打1000條魚。”方剛不無自豪地說。
編《養魚常識》印1.6萬本
多年與魚打交道,使方剛對養魚相當了解,每次給養殖戶看完魚病后,他都會用日記記錄下來。1983年,他花了三個月把自己積累的養魚知識編成一本《養魚常識》,主要寫一年四季養魚該做什么工作,應該注意哪些事項,魚生病了怎么處理,什么樣的魚塘養什么樣的魚等。書編成后,馬上被東莞水產局定為東莞養魚培訓教材之一。第一次印刷了6000多本,很快被拿完,又加印了10000多本才夠用。1999年 ,他還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36年醉心研究魚,讓方剛成為了地地道道的“魚癡”,在養魚領域的名氣很大。不僅厚街本地的魚農請他去指導,連常平甚至深圳的魚農也邀請他去,他總是有求必應。“1997年厚街有魚塘13000畝,現在只有3800多畝,沒有以前那么忙”。方剛說,現在還是經常給魚農做指導,有時候還下水去看看魚。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加工貿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